第三十八章教化(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禮部判書忙拍馬屁:“殿下愛學,頗有古聖君之風範。”
“哈哈哈!”秦王付之一笑,搖頭道:“寡人有當今一成之德,就足以大治了。”
數日後,武廟建成,秦王再次觀禮,獻上香火。
隨後數月,禪宗立廟庭於三島山。
旋即,道家張家同樣立道脈於三島山。
紛紛揚揚之中,數十家佛、道之廟在秦國河內設立法脈,招收弟子門人。
甚至,包括白鹿洞書院在內的四大書院,也被迫建立分院,招收本地學生。
一時間,整個秦國文道大昌。
……
高棉,金邊。
高不過兩丈的土牆已經凹凸不平,殘缺不全,連為一體的城牆,卻已經坍塌了一角,可容馬車而行。
城牆上,屍體橫行,血跡斑斑,旗幟垂倒,可謂是一敗塗地。
缺口處,殘存計程車兵們互相依靠,排成兩列,臉上滿是迷茫,空出了道路。
而在城外,一隻五千人左右的大軍,正排著佇列,好整以暇。
士兵們身著細麻漂染的黑紅色軍袍,脖頸處繫著紅色三角巾,顯得格外的耀眼。
巴勇將腦袋上的斗笠被提在手中,使得頭頂上的太陽沒有那麼悶熱,又藉故扇了扇風,飲了一口腰間的鹽水,乾渴的嘴唇這才溼潤了些:
“格老子的,怎地這般慢?老子都等餓了。”
一旁的漢子從懷中剛掏出野果,就被巴勇黑給搶了,不由低聲罵道:“老巴子,你小子不厚道,怎學那鳥人?”
“老喜歡奪食。”
“哈哈哈!”巴勇不以為忤,反而從腰間又掏出一個小葫蘆來,甩到了其手中。
後者忙不迭地喝了一口,想再下嘴,就被拿回去了。
“喝一口就得了。”巴勇低聲道:“你那貓量,可不得倒了。”
“嘿,好酒。”漢子嘿嘿笑著,黢黑的臉上露出幾分憧憬:“這撈甚子高棉國總算是破了,接下來兄弟們就享福咯……”
“什麼酒肉,爵位田地,那是應有盡有。”
聽得這話,巴勇雙眸也忍不住顫抖起來。
他們這些京營老兵,之所以參加開拓藩國的大事,所為的不就是功名利祿嗎?
在大明,京營人數眾多,機會甚少,而且也不會對他們這群三四十歲,即將退伍的老兵青睞。
因此,出國而戰就成了最佳選擇。
昔日秦國之戰,數千京營老少功勳無數,能活下來的軍官基本上都封了爵位,普通士兵也是獲得土地財產,成為富家翁。
甚至還能充實地方,擔任官吏。
畢竟京營的隨軍學堂是一直在辦的,通識千字是必須的,基本上每個當了兩三年計程車兵,都算是粗通文字。
正堂官做不的,佐貳官綽綽有餘。
而在這異國他鄉,還有什麼比這些士兵們更好的官僚?
也是秦國這樣的榜樣力量,那些依舊心懷激盪的老兵們才敢報名南下,搏取富貴。
隨著金邊城的即將陷落,對於眾人來說,已然是收穫季節,富貴就在眼前,怎能不高興?
作為主將的朱參同樣高興。
此時他身披紅袍,清風吹動,鎧甲明亮,一眼望去就是威風凜凜。
年近四十的他,此時卻是胸懷激盪。
當年在西安府,十來人互約兄弟,同時被當今皇帝照顧,如今活下來的不過三四人罷了,沒于軍中。
他當時年幼,錯過了開國功業,如今只能轉向高棉,為衛王開國就藩盡力,算的上是最佳的路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