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利用(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以明朝幾百年來,頂多是把遼東這樣的熟地繼續開發了,其餘的地方都交給了女真人和蒙古人。
歷史上,江南的開發,也是鐵器逐漸成熟後才逐漸起來的。
吳國得晉國支援,越國得楚國支援,生產力和制度完善,才能相繼稱霸。
楚國為何能硬懟周朝,不服周,還不是在春秋時掌握最重要的銅礦資源。
等到鐵器興起,戰國時代來臨,楚國就歇菜了。
想到這裡,他轉過頭,對著匠監道:“很好,漢武得西域之鋼技,才盡壓匈奴,如果此等之蒸汽機能用之農,崇禎年間的旱災又有個可懼?”
說著,他情不自禁得鼓舞道:“如今朝廷雖然盡得蒙古,但耕牛之數仍舊不夠,這蒸汽機能在地上行走,若是代之耕牛,豈不得利國利民?”
“民間寡陋之人俗謂之奇淫異巧,但卻是有蒸汽牛,誰敢再小看你們?”
“給蒸汽機加上輪子?”
匠人們紛紛議論起來,在等奇思妙想,著實太出乎意料了。
他們並非技術不行,但思維卻被禁錮了,如今一想,如果有蒸汽鐵牛,這不亞於歷史上諸葛孔明發明的木流牛馬。
青史留名啊!
這鐵牛不吃飼料,只吃柴火,而且還不容易生病,幹個幾十年沒問題。
除了不會下崽,實在是優點多多。
鼓舞士氣後,皇帝興致不減,又召見了內務府大臣王鶴。
“煤礦之地,困難有那些?”
脫掉了常服,朱誼汐又換上了寬鬆的短衣,毫無君主風範。
王鶴一愣,但內務府京營眾多,煤礦自然是有的,他認真道:“稟陛下,煤礦之利頗多,但困境有三,一者是塌方,二者是爆炸,三者是積水……”
塌方容易理解,爆炸則是因為粉塵爆炸。
至於積水,地表岩層以及地下水的洩露,根本就防不勝防。
而一旦積水太多,煤礦基本上無法開採了,只能等待大自然來清理。
前兩者可防,而積水則不可防治。
“我有一物可治積水。”
皇帝嘴角噙著笑:“軍械司最近研究個蒸汽機,只要不停的燒煤炭,就能將水從地下抽到地面,而且不用歇息,晝夜不停。”
王鶴面露欣喜:“若是有這等好物件,煤礦還能多開採多日,得利甚多。”
“且用於農事,也是極好。”
“不錯,內務府組建個蒸汽機坊,專司生產蒸汽機,民間的農事和礦積水,也能盡數對付。”
朱誼汐隨口吩咐著,後者自然忙不迭的答應。
王鶴離開宮廷,回到了內務府衙門。
內務府自創立後,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行成獨有的體系。
其分為兩部分,官僚和皇商。
前者是決策和領導者,後者則是執行者和觸手。
內務府將由內務府大臣(正四品)統領,協辦大臣(從四品)三人協管,都是由皇帝親自任命。
這裡的官階,只是待遇,而不是什麼正式的官位。
亦或者說,內務府的官屬於內廷,不能去外廷(朝廷)遷調,與錦衣衛一樣,保持著獨立性。
內務府下方,設立四部,由各部主事分別負責。
田部,管理一切皇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