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觀輕聲道。

“嗯!”秦王深吸了口氣,應允了下來。

他這個秦王可真憋屈,吃喝都不任由,但天底下哪裡有自由的?

就算是他那英明神武的老爹,也不是怕青史留名,文人參諫,不得不將私生子養在宮外?

這麼一想,他倒是覺得還行。

“罷了,我就依了此話。”

秦王沉聲道,不過他此時雙眸卻露出了怒火:

“寡人從民,那民也要從寡人。”

“朝廷不是出了一本《紹武注音法》?將其刊印全國,文武百官,儒生學童,都要學會官話。”

“我大秦的官話,要與大明一般無二。”

劉觀和毛復欲言又止,但終究還是遵從了。

至於群相阮成,已經眼觀鼻,鼻觀心,根本就不發言。

因為四人之中,只有他是本土人,在議政堂中雖說不是擺設,但也強不到哪裡去。

八曹之中,他只領著工曹和刑曹,這些事上他根本就沒發言權。

不過,他餘光撇了一眼略顯沉默的劉觀和毛復,心中一笑。

因為官話是必然要普及的,用北京話倒是也不是不行。

畢竟秦國那些讀書人學四書五經,必然是要會學漢字,學會了字自然就會容易學音,更何況還有一本普及的官話書。

見兩人被自己的氣勢所震,秦王才露出了一絲笑容。

表面上來看,普及官話會更得罪百姓,製造更多的隔閡,但反對最激烈的反而是那群從大明來的文臣們。

為何?

因為在皇帝不懂安南話的情況下,整個朝堂能夠順利運轉,官話有著重要作用。

所以他們的子嗣因為口語之故,能夠更加迅速的掌握儒家經典,從而對科舉造成壟斷。

朝鮮就是如此。

中上層貴族通行漢字,漢話,甚至比普通的明人還要標準。

所以貴族才在科舉橫掃那些中人和底層兩班,佔據官位。

人為的設定門檻。

對此,秦王心知肚明。

因為他明白,只有拉攏這些文臣武將的才能控制整個秦國,普通的秦國百姓根本就無法依賴。

但今天這區別對待,著實讓他氣到了。

讓他秦王作典範,受委屈。

那大家都別好過。

這也算是一種敲打。

“駕馭文臣,果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