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邊高棉(第1/5頁)
章節報錯
通史,自然不是紀傳體,而是編年體。
安南的起源上,則來自於鴻龐氏。
鴻龐氏首位君主祿續,是中國神農氏的後代,獲封為“涇陽王”,治理南方,號“赤鬼國”。
然後就是納入中國懷抱時期。
總而言之,強調安南起源自中國,貶低歷代脫北者,直言其叛亂,從而導致安南戰亂不休。
然後之後的吳朝、丁朝、李朝、黎朝等,都屬於權利燻心之輩,虐民以養身,使得安南退化,蠻寮日益嚴重,即將去夏入夷。
幸賴我大明紹武皇帝,明見萬里,當今秦王殿下英武不凡,驅天兵降軍閥,安民生而施德政,讓整個安南享受富貴安康,功莫大焉。
秦王看著後面誇讚自己的話語,一時間覺得有些赧然,這幾乎是把朱靜的功勞全部安在他身上。
人家完全成了陪襯,屬於輔助性質了。
但他是政治家,對這一切已然適應,倒是沒有多少反感。
“印刷十萬冊,送往秦國各地官學,或者私塾。”
朱存槺平靜道:“另外,告訴各地的知縣,知府,這本書的內容一定要出現在童試中。”
“是!”幾個宰相忙應下。
藉著編史的名頭,秦王收繳了秦國多數的藏書,史書,這本通史可不是自娛自樂,而是一場對讀書人的教化。
沒錯,就是讀書人。
普通的人可不會在意統治他們的是誰,只有讀書人擁有著些許的自尊心,所以彆扭的在意此事。
即使有科舉,但仍舊有許多人隱居,或者不想為官,謀求安南的獨立。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兩年來秦國叛亂迭起,三五百人的叛亂層出不窮,地方的巡防營壓力極大。
也是如此,秦國效仿宋朝,不斷地進行招兵,將強壯的勞動力征入軍中。
其六百萬人口,軍隊就達到了二十萬,這是何等誇張的數字。
而這本通史,就是對讀書人的臺階,讓其放下顧慮,擁抱秦王。
首相劉觀忽然遞出一本書來:“殿下,這是朝廷新出的《紹武注音法》。”
“如今我國看上去太平,但明人和秦人隔閡極重,尤其是某些明人視自己為人上人,拒絕與秦人聯姻,居住在內城中而不外出。”
“甚至,某些人家只購買從大明來的糧食,表面上來說是怕水土不服,實際上卻是頑固不化,鄙夷秦人……”
聽得此話,秦王一時間也有些尷尬。
因為從小就在北京長大,所以稻穀、麵食他都吃,餃子包子什麼的也是常態,自然是要進口小麥。
平日裡用的器具,也不自覺地用起明式,衣食住行,無所不是。
雖然他沒有什麼鄙夷的意思,但這份隔閡確實存在,這是習慣問題。
毛復瞅著秦王臉色微變,心中一動:“如此,兩相隔閡,秦王很難徹底安生。”
“殿下——”
“我要怎麼做?”
秦王沉聲道。
“著秦絲,食秦米,用秦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