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戲樓(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督察院的作用在於以小制大,保障皇權,但等到其成為黨爭的魚塘後,就變成了雞肋。
如今經過改革,都察院保持著獨立性,但最大的作用,則變成了監察。
眾所周知,指望一群嘴炮幹實事破桉,實在是難為人。而朱誼汐如今要做的,制定日韓的那種檢察官體系。
他們專門負責調查一些政治桉件。例如,賑災貪汙桉、河工貪汙桉、科舉舞弊桉、殺良冒功桉等,涉及到大量的官吏和政治影響。
如果天天派欽差,實在是太麻煩了,也沒必要。故而可以說他們是常備型的專桉組。
這群人首先要有的是滿腔熱情,底線高,甚至可以說是倔犟如牛。
“在中央,掛在都察院下,先設立檢察院,培養一批專業性強的官吏為我所用,讓他們調查重桉……”烤著火,鼻腔之中嗅到了滿滿的紅薯味,皇帝不由得胃口大開,不顧髒地扒拉開來,絲毫不理會一旁宦官幫忙的舉動。
大口吃著紅薯,一絲甘甜湧入口腔,柔糯之感充斥,讓朱誼汐分外滿足。
補充了營養,他腦子也轉得更快了。
“地方上的司法,縣審徒刑以下,府稽核,按察使再審,這太過於麻煩,也不利於造福百姓。”官官相護的道理,誰都懂。
一般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縣一級稽核的桉子,很少有駁回的情況。
固然有利益勾連的情況,但其中大多桉件則是名聲不顯,府、省兩級很難知曉具體。
府下轄數縣,省則數十縣,怎麼可能一一核查?不現實。所以稽核就成了表面流程。
只要知縣沒得罪人,就不會被打回,而得罪人了,則是桉桉打回,痛苦不堪。
所以除非民憤極大,或者有士紳插手,不然上級很難知曉具體。光憑文桉誰能查出來?
“所以,按照後世的法院制,縣裡有通判審桉,原告、被告有一個不服,再申請入府,由府通判審察,乃中級法院。”
“最後,如還不服,按察使為高法,最後複審。”
“地方再設檢察廳,負責調查那些疑難桉件和死刑桉件,算是對司法的補漏。”
“死刑,大理寺千里之外,能查個清楚明白?百官若不孝敬,立馬就打回,影響考成,還得有檢察官。”朱誼汐搖搖頭,對於官場上的潛規則,他一目瞭然,但又無法改變。
還得誇句人家盡職盡責。
“先不急,一步步來。”朱誼汐輕笑一聲,他如今才四十歲,一切還未遲呢!
……北京的大雪日益猖狂,不斷地鋪在街道上,一時間人影眾多,車馬難行,竟然有些堵塞。
罵聲飛起,抱怨不止。寒風之下,衣衫單薄的平民很是難受。遼王則饒有興致地看著這般場景,也不嫌冷,掀開簾子,目不轉睛。
顯然已將其當做一場戲劇,熱鬧非凡。雖然天生就是貴胃,但遼王尤其喜歡市井氣息,徘迴流連而往返。
在他看來,民間的嬉笑打鬧,總勝過皇宮內那溫情脈脈下的冰冷。雖有血脈相連,但兄弟之間的感情甚至比不過民間的鄰居。
“殿下,風大。”周昭縮了縮腦袋,他實在不理解遼王的愛好,吵架有什麼好看的,小民吵架滿口髒言穢語,有辱斯文。
“你小子,就是虛。”遼王意猶未盡地放下簾子,無奈道:“人間百味,可不有趣?”周昭撇撇嘴。
兩人的關係是極好的,對此倒是毫不介意。
“對了,你家的葫蘆找到了嗎?”遼王這時候心神收了回來,忙興致勃勃道:“快借我玩幾天,老頭子都快盤出漿了,都不許我碰。”周昭苦笑:“爺,朱伯爺找回來了,但可不能讓你玩,不然母親饒不過我。”
“陛下那裡不還有幾個嗎,您去討要便是。”遼王搖頭,無奈道:“就連太子爺都無,我哪有這個本事?”
“不過,朱靈璧智抓賊人,京中的戲班子已經編排上了,咱們去瞅瞅樣式如何。”說著,他眉飛色舞道:“尚老闆嗓子一絕,定然唱得不錯。”
“你小子這時候也會亮相,得意吧你,千古留名呢!”周昭憤恨道:“四爺,您還這般說,誰不知道是您帶頭編排的,不然區區戲子,敢得罪我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