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都督府(四千字)(第1/4頁)
章節報錯
一處騎馬的將軍雕像,模樣有皇帝七八分相似,高約兩丈,而令人稀奇的是,幾股水流噴湧而出,成了一股噴泉。
這是傳教士的傑作,一經成功,立馬在京城形成了噴泉潮流,大戶人家必然要做一個彰顯氣派。
不過,朱誼汐卻無人欣賞此景,反而嘆了口氣。
“陛下因何而嘆?”
在一旁服侍的,則是甚少露面的妙仙。
她身著一件素色的裙子,頭戴銅釵,跪坐間,婀娜的身姿在裙子貼身顯露,起伏的山巒高聳,平坦的腹部,以及圓潤緊繃的大腿,無不顯露其美。
當然,最令人驚豔的,則是一張絕美的臉蛋。
鵝蛋臉,淡淡的柳葉眉下,是一雙略顯深邃的眼眶,綠褐相雜的眼眸讓人驚異,好看的瓊鼻挺拔著,紅唇上胭脂很淡,但卻符合她輕盈淡雅的性格。
恍然一朵茉莉花,讓人忍不住採摘。
任誰也看不出,多年前她還是個道觀中的女冠,不得已去鬧市中宣讀經書求香火。
她好看的瓊鼻輕皺,身軀微微向前傾斜,胸前的偉岸越發壯觀:
“皇上如今光復太祖偉業,天下一統,百姓安居,雖不如神仙般呼風喚雨,但卻能定神仙生死,就連滿天神佛都要求您呢。”
“哦?”朱誼汐一愣,沒反應過來:“神仙長命無衰,怎會由我來定?”
“泰西之神都能建廟宇,豈不是又興了一脈?”
“何來吃醋?”
朱誼汐一把攬過美人,右手爬上細腰,軟和溫潤,笑道:“人家本就在京城傳教,你們把人家的寺廟佔了,還了就是。”
“另行再建即可。”
“嗯~”輕嚶一聲,女人順勢躺在了皇帝的懷中。
此時無外乎一場宗教的爭地罷了。
明末時期,有宣武門內的南堂、西安門內北堂、王府井北八面槽的東堂和西直門內橫橋的西堂,以及阜成門外二里溝滕公柵欄的救世堂、東交民巷的彌厄爾堂等。
尤其是東南西北四堂,不僅位置好,而且都是仿羅馬建築,磚石構成,結實耐用,不怕雷火之災。
北京城破後,湯若望降清,其居的南堂則被從逆為由收回,被道教看上了土地和建築,住了一年多,如今又碰到迴歸的天主教,自然就鬧起了官司。
西班牙、葡萄牙的大使館已建,自然支援天主教。
到底是道家出身,妙仙怎麼又不心向,逆產怎麼還能放歸?
這等涉及到外事的官司,禮部倒是個人精,立馬琢磨出個辦法:
耶穌會出錢一千塊銀圓,贖回教堂逆產。
而這一千塊禮部再分給佔據教堂的道士們。
兩全其美。
簡稱和稀泥。
八大海關的繁榮,外加大使館的逐步建成,許多的西方人也來到北京定居。
紅髮,黃髮,黑髮,綠眼,藍眼等奇形怪狀的相貌,讓人目不暇接。
不過,在萬曆以來,朝廷控制漸松,封建的禮制逐步瓦解,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促進了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