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教子(第2/4頁)
章節報錯
宮廷中,也喜氣洋洋。
內帑大豐收,皇帝也不會小氣,直接賞賜宮中各宮女、宦官各十塊銀圓,隨著地位高低,依次增加。
到了太監一層,如劉阿福,就是直接有百塊。
隨即,到了熱鬧的元宵節,整個皇宮燈火通明,唱戲的,說書的,雜耍的,一應俱全,就連平日裡忙活的小宮女,也能歇息片刻,分享喜悅。
元宵後,年味這才散去了大半。
這時候,就迎來亦喜亦憂的時間。
正月十八,大公主,懷寧公主,與復國公(陳永福)之長子成婚。
由於這是紹武朝第一次公主出嫁,場面格外的
隆重,從宮廷到民間,都充滿了喜悅的色彩。
其妝奩,達到了誇張的一百二十八抬,震驚世人。
隊伍聯連綿數里,堵塞了街道,來往的行人駐足觀看,對此皇家場面分外的嚮往。
數日後,二公主,永清公主,同樣的十二抬大轎,同樣的一百二十八抬妝奩,送入了公主府。
相較於懷寧公主,永清公主特別一些,因為她是皇后嫡出,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的皇帝是駙馬的小舅子。
正是如此的,其嫁與的,是安國公李繼祖之子。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皇帝對這位忠臣的犒賞。
與勳貴聯姻,不僅能夠保障公主們幸福,且對皇室來說,大有裨益。
別的不提,永清公主下嫁後,安國公李繼祖,就天然的是太子的擁護著,直接為他帶來了大量的軍方支援。
而為了壓制住太子力量的膨脹,將大量的公主下嫁,就相當於給藩王們找後臺了,擴散其影響。
太子和皇帝,君臣大過於父子。
在兩者的關係上,不能學康熙無節制的溺愛,以至於壓制自己。
所以,必須要適當的調節,保持壓力的同時,也不能讓太子過於軟弱。
整個正月,北京城都在鞭炮和煙花之中籠罩,硫磺的氣味席捲,讓不少人厭煩。
二月二,龍抬頭。
皇帝親臨西郊,在耕地上,挖到了第一塊雜草,顯示出君主依舊貫徹重農的方針。
而伴隨在他身邊的,最親近的,莫過於太子和秦王,齊王都只能靠邊站,眼巴巴地看著,俊臉上滿是羨慕。
「老大,你什麼時候動身南下?」
身著短衣,皇帝慢慢得揮動著鋤頭,太子播種,秦王擦汗投水,扇涼,這是難得的父子時間。
「啟稟父皇,二月份下旬就得出發了。」
秦王低聲道。
「你這幾個月的時間,應該有不少的人才過去投靠吧?」
皇帝輕聲說道,氣喘吁吁地揮動鋤頭,儼然一副明君的模樣。
「是——」秦王應下很乾脆。
太子則突兀的抬起頭,又迅速的低下,繼續撒著麥種。
「好好珍惜。」皇帝道:「你要學學齊王,民間多少人才,都淹沒在了相貌歧視之中,無論是高矮胖瘦,每個人總有一些用處。」
「待你去西貢了,應該就明白了。」
秦王連忙稱是。
好一會兒,他則主動的問道:「父皇,書本上言語,君主最應該做的,就應該是親賢臣,遠小人,但孩兒年歲太小,實在分不清什麼是賢臣,什麼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