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沒請假,是不是很驚喜?

玉泉山涼風陣陣,蟬鳴聲不止,在這炎熱的夏季,是最為舒爽。

內閣中幾人各自辦公,首輔的話雖然輕,但卻聽得一清二楚。

所有人都沉默,繼續忙活著。

其實吧,也由不得諸人口生抱怨,實在是最近地盤擴充的太大了。

對於領土的擴充,凡是有點雄心壯志的,都是樂見其成,但這玩意兒不能盲目的開拓。

關於國土,內閣心中也有一本賬。

他們將天下的領土,按照賦稅,劃分為三部分。

首先是盈,即收穫大於行政成本,如江蘇,安徽,浙江等南方行省,屬於上供奶牛型別,供應著全國七成的稅收。

而其二,則是平,意為不盈不虧型別,如河南、陝西、山西、廣西等省,賦稅能夠自己自足。

第三,則是險邊,如遼東、甘肅、綏遠、天南等地,財政上依賴於中央,統治成本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類越多,財政的負擔也就越大,從而導致天平失衡,入不敷出。

正是因為有此憂慮,在宣德年間,文官們拋棄了安南這個財政黑洞,生怕陷入到起義的汪洋大海中。

崇禎朝就是如此,盡全國之力輸出遼東,然後陝西、河南、湖廣都亂了,財政直接崩潰。

如果接受遼東百姓而拋棄遼東土地,盡全力的平復陝西民亂,局勢必然大為不同。

所以,假如紹武皇帝拿下的都是如江西浙江這樣肥沃之地,文官們早就喜笑顏開了?哪裡會心生不滿。

可惜,現實情況是,無論是天南,亦或者如今的呂宋總督府,都是需要中央的大力支援,財政支出增多。

「預算又得超支了。」

閻崇信嘆口氣,滿臉的憂慮。

「這幾年盈餘了不少,能將就。」

王應熊低沉的聲音響起:「到底是開疆拓土,弔民伐罪,呂宋總督衙門必然是要成立的。」

說著,他抬起頭,朗聲道:「聽聞呂宋本就與其他蠻夷不同啊,此地有民數萬,城池數座,大量的田莊不計其數。」

說著,王應熊揮了揮臺灣府上呈的奏疏:「臺灣府言語,拿下呂宋之後,每年能淨收數十萬,朝廷豈能入不敷出?這是大賺啊!」

「嗯?」

其餘幾人驚詫不已,連忙傳閱下去。

這一下,內閣中的氣氛瞬間緩和了許多。

這不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趙舒幾人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假如能多出一個臺灣府,這簡直是賺大發了。

「呂宋總督府乃是新建,其中的規矩又當如何?」姜曰廣忙扯開話題。

皇帝只是說成立總督府,讓他們舉薦總督,並且羅列章程,建立統治條例。

官吏的品級,佐貳官數量,軍隊數量,律法等,都是需要內閣草擬出來,皇帝進行御批。

這下,幾人七嘴八舌,討論了大半個時辰,才算達成了一致。

呂宋總督府,設總督一人,品級為正二品,兼管民政、軍隊。

同時,總督府下設水師、步兵總兵各一人,分管水師、步兵,名列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