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幾個土司了?”

一場了無生趣的大勝,李定國並不放在眼裡,反而澹澹地問了起來,聽起來像是炫耀,實際上只是習慣罷了。

“這是今年第十八個了,也是最大一股。”遊擊搖搖頭,說道:

“這些人也不長記性,聽到您老的大名也敢來犯。”

“人都想著踐踏名人來往上走,這是最快捷的方法。”

李定國隨口道:“況且,我只帶了幾千人,這不就是誘餌嗎?”

這話倒是不假。

大明朝前些年放棄了孟密、孟養,木邦等朝貢土司後,邊境上一些土司們蠢蠢欲動,都在兩國之間跳動。

無他,倚仗著地勢,謀求好處。

李定國就是為了逼他們出來,剔除危險因素。

顯然,孟定府的罕氏,絕對是最強大的那一批。

一股氣拿下了罕氏的老巢後,整個滇南瞬間震動,實力最為雄厚且距離最遠的孟艮府(今緬甸撣邦的景棟),也派人來朝貢。

雲貴統制朱勐,也終於讓野了大半年的李定國回到昆明。

這段時間的行動,極大提高了雲南朝廷的威望,甚至李定國威名赫赫,超過了沐王府。

說到沐王府邸,最後利用了一把沐天波的威望後,其宅也回到其家族手裡。

不過,沐天波雖然恢復了黔國公的爵位,但卻沒有恢復世鎮雲南的地位。

無他,隨著雲南軍戶的墮落,作為世襲的雲南總兵,沐王府的實力早就不復存在了。

再者說,經過開國時期的清掃,數十萬軍戶的安家落業,雲南的漢人比例不斷提高,超過了三百萬。

而誰又想到,三百多年前,這裡還是三百年國祚的大理?

也因為沒了利用價值,沐天波只能離開了雲南,去往了北京城定居。

畢竟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皇帝的大舅哥,身上還頂著黔國公的頭銜,是舊勳貴的代表。

風光體面還是有的。

他也不擅長軍事,風花雪月也挺好的。

踏入昆明城,李定國覺得此地越發的繁榮起來,迎面而來的吆喝聲讓他恍若隔世。

長久的清剿土司,讓他倒是不習慣了。

由於明初大規模有組織的遷徙,雲南府內幾乎都是漢人,而昆明城百姓的官話,甚至比李定國還要標準。

偶爾還能聽到些許南京口音,這也不值得驚奇。

“統制——”

下馬入府,李定國拍了拍衣袖,快步而行,見到了日漸壯實的朱勐。

身為雲貴統制,朱勐盯著兩省的剿匪事宜,倒是不需要親自出發,發福了些許。

“定國,你乾的不錯。”

朱勐拍了拍其肩膀,大笑道:“這半年時間,添了五座縣城,徵了萬人兵馬,揉碎了十幾個土司,你算算立下大功了。”

“新上任的巡撫倒是開心,土司歸順,這可是大政績。”

“定國不敢居功,若不是統制在後壓陣,哪能來的如此功績?”

李定國拱手,發自內心地說道。

一路打仗,幾乎從來沒有擔憂過糧草和兵力的不足,及時得到補充,這對於戰爭來說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