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之下,就是千戶、百戶,共七等。

男爵減等後,可一次襲爵千戶、百戶,從而傳承三代。

子爵同樣。

到了伯爵,就可承襲至百戶後,不再減了,可以世襲。

侯爵至千戶,公爵至男爵。

這樣一來,勳貴們也不算出生入死一場,總算給自己掙下一副傳承數百年的家業。

歷史上那麼多朝代,名爵基本上都是世襲,除了宋朝壓制武夫,喜歡用終身爵,其他的都不例外。

就連滿清,別看宗室們一直降爵世襲,但是其他的武夫們卻依舊世代襲爵。

別的不提,施琅的靖海侯,可是傳承了200年,十三代,直到清末。

這些大大小小的民爵,基本上在滿清超過千人,漢人佔據了四百多人,都是拉攏那些投降的明軍頒發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算不錯。

“馬家有了雙爵?”

閻崇信驚奇道。

何德何能,其有雙爵,這可是那些開國大將們才有的待遇啊!

“馬萬年的子爵,與秦良玉的石柱伯並不衝突,這是他們應得的。”

朱誼汐並沒有和稀泥,直接說道:“子爵不世襲,有種馬萬年再拿個伯爵來,那才是真正的一門雙爵。”

言罷,眾人也無反對,就贊同了。

六部尚書們陸陸續續出去,只留下內閣成員。

劃省這種事,畢竟要鄭重一些,中樞重臣們都要到,而另外一些決策,就不需要他們建言了。

即使剛才他們都是旁聽,發言的並不多。

皇帝高坐,四個內閣大臣對坐,顯得輕鬆了些,也和諧了許多。

朱誼汐目視幾人,心中思量的一番,這才道:“剛才談論起秦良玉追贈爵位一事,我突然感觸萬千。”

嗯?

幾人立馬坐直了,身子向前傾斜,露出傾聽狀。

臉上更是寫滿了凝重,恨不得拿一個本子記錄下皇帝的一言一行。

顯然這又是一場重大的決策。

“在建奴起兵造反,謀奪遼東之後,朝野上下亂成了一鍋粥,大江南北遍地都是匪徒,兵馬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造反的且不論,那些英勇犧牲在戰場的文臣武將們,可就難以計數。”

“當時朝廷自有一番追贈,但難免有所疏漏,朕覺得他們到底是為大明江山而犧牲的,這時候多一些身後名,遺澤家小,也是應當的。”

這番話說的漂亮,也是皇帝的肺腑之言。

褒獎追贈這些忠臣,可以有效的激勵文臣武將們去戰死,多麼好的一件事啊!

“雖然有些武將最後兵敗而亡,但一路殺賊無數,不能因為最後兵敗而耐埋沒其人,追贈個爵位正當其實。”

話音剛落,呂大器又破了規矩,一馬當先:“啟稟陛下,微臣以為,三邊總督孫傳庭功勞蓋世,清剿賊匪有功。雖然兵敗潼關,但瑕不掩瑜。”

“予之高爵,朝野必無二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