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北狩吉林(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之前早就謀劃了退路,其就是吉林城,一如明廷之南京,可作為皇帝北狩之地。”
“待到時局明朗,大軍就會南下,重新收復故地。”
這番話,幾人面色激動,彷彿是至理名言。
但是包括洪承疇等人在內,都明白吉林雖然也還算繁華,畢竟是曾經海西女真的轄城,但與遼東相比,卻大大不同。
人口就不提,光是撫順的煤鐵,瀋陽的工匠,就是其拍馬也趕不上的。
但是,作為早就留存的後路,他們如今哪裡還有選擇?
雖說如今盛京一副末世的模樣,實際上明軍據此還有一段距離。
豪格太平堡大敗後,退守遼陽;濟爾哈朗鳳凰城之敗,退守奉急豹。
至於阿濟格,則在廣寧死死守住,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根據范文程等樂觀估計,在後勤以及城池的阻礙之下,雖然只有兩三百里的路途,但盛京依舊有十天的時間從容撤退。
“撤吧!”
多爾袞擺了擺手:“讓皇帝以滿朝文武百官為先撤,還有八旗家眷們,都要撤。”
“對了,那些工匠們可不能落下,這可是咱們將來複起的根本。”
實際上,八旗家眷,以及百官家眷早就暗地裡撤到了最北邊的開原城,用的都是訪友打獵的旗號。
而如今盛京城內大部分的人,都是從各地湧入的逃難者,他們才是撤退的主力。
御駕緩緩地駛離了盛京城,透過縫隙,甚至能夠看到盛京那古樸的城牆上,似乎到了一些淒涼。
感覺這個小雨朦朧,地面上的轍印深重,似乎經過了大量的碾壓。
晃動的馬車,讓順治難以安心。
尤記得他上一次離開盛京,雖然還記得事,但卻滿臉的歡喜;如今又來了一次,卻是不勝的淒涼。
北狩,多麼好聽的一個名字。
如果是在王朝的強盛時期,這代表著君王的無上榮光,他在巡視天下;而如果在此時,卻是逃難的代名詞。
“母后,大清有我那麼悽慘的皇帝嗎?”
順治落寞地回過神來,緊緊的握住大玉兒的手,才擁有了一絲溫暖。
“當年太祖爺四處逃難,比你還要慘呢,最後不還是十三副鎧甲打下了江山?”
大玉兒開導著。
順治點點頭。
他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大清的建立,如今也不過三十八年,歷經三代君主罷了。
他有可能是最後一任了。
伴隨著御駕的離去的人,超過了三萬,可謂是浩浩蕩蕩,幾乎是搬空了整個盛京。
這時候,秩序幾乎完全沒了,所有人都在逃命。
向北,向北。
唯有多爾袞留了下來,他的身邊還有萬餘八旗兵,這是他準備接應豪格、阿濟格、濟爾哈朗的兵馬。
到了六月初,最先撐不住的則是濟爾哈朗,他迫切地帶領殘兵來到盛京,根本就毫無戰心。
多爾袞不放心他,截下軍隊就讓他北撤。
阿濟格也從廣寧退了回來,接過了守城大任。
不過,待多爾袞撤離不到兩天,他就留下一座空城,讓豪格臉色鐵青。
殿後掩護的,是脾氣暴躁的豪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