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恫嚇,琉球貴族們終於屈服了。

與其是說恫嚇,不如說是文化的力量。

亦或者說,長久以來的儒家文化,以及大明強勢的薰陶,讓他們打心底認為,大明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地界。

而琉球,在他們看來,就是偏僻小島,時常遭受海島的襲擾,如今島津家也坐上了太上皇,還不如就此賣個好價錢。

寧願在北京城當個圈養的小鳥,也不想在琉球遭罪。

就像是某些年代,賣掉四合院去美利堅,這是思想上的不一般。

對此,鄭森也鬆了口氣。

最近他讓東海水師在九州島附近轉悠,可是背了不少的責任。

兩國一旦交戰,那就是死傷數萬的大戰事,可不能疏忽。

鄭芝龍倒是頗多怨言:“兒子,這可是影響到咱們家的生意。”

鄭家縱橫海上,但對於閉關鎖國的日本毫無辦法,屬於弱勢一方,如果得罪日本太狠了,那就損失慘重了。

所以鄭芝龍在得知長崎的官吏前來問詢時,立馬就打了退堂鼓。

若不是鄭森強壓著,其早就跑了。

不過,結果卻是喜人的。

他成功完成了目標,迫使琉球國和平內附,使得大明在屬國中留下了臉面。

“大王放心!”鄭森鄭重其事地承諾道:“朝廷絕不辜負琉球的犧牲,王爵自然是應當的。”

“諸位也有應當的爵位和賞賜,願意留在琉球的,某可舉薦為官,不失權力。”

作出承諾後,琉球國交出來剛恢復不久的權力,然後立馬就進入了改造章程。

琉球國,設琉球府,共計有三縣,分別為山北、山中、山南三縣,府治在首裡城。

九州地區緊張的局勢,也隨著東海水師巡邏的密度降低而逐漸緩和。

對此,朱靜倒是忍不住求見鄭森,握緊拳頭:“鄭天使,咱們徘徊在鹿兒島附近有什麼意思,不如打上去,把那日本教訓一番,讓他們稱臣納貢。”

日本雖然說也是太祖規定的不徵之國,但卻一直桀驁不馴,不曾屈服稱臣。

當然,日本人屈從強者,當年元朝數次征討日本,都被打得七零八落,以至於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入日宣告其朝貢,使臣都被殺了。

後來的倭寇,以及豐臣秀吉的妄想,都這場神風之戰隊後遺症。

這是中國天朝威望的喪失的後果。

不過,壬辰倭亂後,朝鮮之戰失利,日本國內也再度掀起了朱子儒學浪潮,對中國態度好了不少。

而在朱靜等人看來,日本的態度,並不符合其身份,其地雖然不小,但人口還沒朝鮮多,如此桀驁不馴,隔著道海峽就人五人六起來。

這種國家,就得教訓一番才知道深淺。

紹武天子登基,昭告天下,諸多藩國都來朝貢,唯獨日本只是恭賀,

鄭森則坐下,望著這位年輕的副使,嚴肅的警告道:“日本如今江戶幕府統治全國,佔了日本列島四分之一的地盤,其餘共有三百藩國合佔。”

“幕府的直轄精銳旗本超過八萬,各類援軍超過二十萬。”

“你覺得,咱們憑藉這千人步兵,以及水師的力量,能夠打服日本嗎?”

德川幕府作為日本最後一個幕府,也是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幕府,戰國遺風尚存,其實力不可小覷。

鄭家最瞭解日本的情況,對於德川幕府也多為尊敬。

在朝鮮之戰,日本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