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蒙古地區,就得懷之以柔,以柔克剛。

除了利用佛教外,其他方面,朱誼汐比滿清更進一步。

利用青貯模式,促進牧民定居,從而營造草原特色的城市,讓草原某段時間靜下來。

與內地不同,牧民們習慣於遷移,更是因為牧場的緣故不得不遷移,只有在過冬時停留數月。

青貯,則對飼料進行控制發酵,窖藏而成,是牛羊們過冬的最佳食物。

由此,就為草原城市奠定了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牧民們因為青貯,對城市也不再排斥,貴族們則嚮往著富足的生活。

綏遠則因此,建造了數座特色城池。

即,搭建一圈高兩丈的土磚城牆,內裡並無一棟棟屋舍,只有一條條尺高的土圍。

這是標註著牧民駐紮帳篷的地界。

至於貴族們,則有專屬於的建築,並且建又火炕,帶特色的蒙古色彩,舒適又安心。

圍繞著城池,則是一圈又一圈的土圍子,這是牛羊們躲避風雪的避風港。

城池在牧民們看來,只是藏冬,牲畜躲避風雪,交易物資的地方,以及大寺廟所在。

而貴族們則樂意在此享福,安居,享受牧民們的供養,鐵器、酒水、布料等物資供給,讓他們樂不思蜀。

綏遠省在此基礎上,規劃了地方構建。

歸化城(呼和浩特)為中心,設定歸化府;土默川平原西部,後世的包頭地區,設定九原府;黃河後套巴彥綽爾平原,設定東勝府。

而廣闊的河南地,鄂爾多斯地區,則設定河套府。

至於更遼闊的阿拉善地區,實在是無利可圖,只能設定羈糜部落,放置在那。

因此,綏遠正式有歸化府、九原府、東勝府、河套府,四府之地,牧民約五十萬左右。

綏遠省首府並不在最東邊,經濟最發達的歸化府,而是在中間位置的九原府。

綏遠省官吏治城池,貴族部落治草原,從而達成了某種平衡。

因為草原廣闊,以及牧民的困苦,綏遠省只對城池附近的農民們徵稅,對牧民忽視。

而城池中的商業稅,作為間接稅,不僅更容易徵收,而且足以養活綏遠上下了。

雖然不徵稅,但省府對這群部落,具有徵召權,其義務為兵,聽從指揮。

同樣,省府具有司法權,設巡回法庭,逐步侵蝕部落貴族的權力。

“詔令,在法王宣揚佛法後,讓綏遠省徵召牧民,組建兩萬騎兵來察漢浩特。”

再次瀏覽了下綏遠省的奏本,朱誼汐緩緩合上,張口吩咐起來。

佛法的安撫,政治上的改革,都是對蒙古治理的措施,而徵兵就是檢驗。

這場對陣遼東的戰場,不能沒有蒙古人參與。

雖然他不會組建什麼蒙八旗,但對於蒙古騎兵的利用,卻是必須的。

等到日後征討西域,對戰準噶爾部,蒙古人就能派上大用場。

“對了,去問下內閣,察哈爾部如何了?”

皇帝張張嘴,宦官跑斷腿。

“列位閣老,陛下有問,察哈部可有訊息?”

宦官看著四位閣老那威嚴的身軀,強自撐著,尖聲問道。

“啟稟陛下,察哈爾一切安好。”

幾個閣臣起身,躬身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