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組織部(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恰恰是很難的,他們沒有這樣的精力去跟地方溝通,畢竟全國有兩千個縣。
那些到期的退役兵卒,會被新部放置各縣,再由各縣衙妥善安置。
只要符合他們的安置條例,其餘的就管不著了。
這樣一說,內閣三人瞬間恍然。
“陛下,不知這新部,叫什麼名字?”
趙舒頗有幾分熱切。
吏部的削弱就是對內閣的增強,同時,這個新部的成立,也就意味著朝廷的權勢大增。
這對於內閣來說都是有利的。
“名字?”朱誼汐猶豫了一下,毅然決然的說道:“組織部。”
“中央新設組織部,地方六曹暫時不變。”
三人熱切地望著皇帝,心思百轉。
這個能夠安排七品以下吏員的組織部,雖然看起來權勢不大,但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權力。
尤其是對於秀才、舉人,蔭官,則更是決定影響。
“新的組織部尚書,我再想一想。”
皇帝流露出一絲糾結。
吏員全國數以十萬計,光是舉薦為官的篩選,就足以讓人頭疼了。
趙舒幾人面色不變,心裡開始思量起來,如何才能奪得這個位置。
由於皇帝的改革,使得三人對於吏部人事權進行了平分,首輔雖然話語權重了一些,但卻沒有決定權。
而一旦取得這個組織部,那也相當於間接的決定了人事權。
眾所周知,人事才是官僚們的命脈。
“陛下,省試雖然有些知縣,但多數也是吏員,這?”張慎言忽然想到什麼,直接說道。
“你這樣一說,我才想起來。”
朱誼汐恍然:“那省試,就由組織部去監督辦理吧!”
“那不知,這組織部,由誰管轄?”閻崇信小心翼翼地露出一絲期盼的目光。
朱誼汐一楞,這才明白是內閣分權管部問題。
“我倒是想起來了,之前的理藩部也沒有劃清範圍吧?”
皇帝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三人,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罷了,等到組織部尚書安排妥當,就一起安排妥當吧,也省得到時候麻煩了。”
“陛下聖明。”
三人心思各異,齊聲拜下。
正所謂派中無派,千奇百怪。
由於皇帝將科舉主考官限制,並未有三大內閣老臣主持,所以他們的派別,依舊有官場老人組成。
趙舒不提,他是資歷最老的,也是朝中幕府派系,即從漢中至湖廣這段時間以來官僚們的頭頭。
而張慎言由於是東林黨出身,天然的就受到那些舊臣青睞,有效的接收了崇禎朝老臣,使得紹武皇帝很快能被官僚們接受。
閻崇信則資歷不足,只能拉攏一些中間派,左右倒,利益不到,誰也不幫。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誼汐才能偶爾偷懶,對內閣如此信任。
也因為如此,還沒有重建司禮監的意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