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西賊終於沒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哈哈,在成都一戰,我軍甚感騎兵不足,故而大力籌建騎兵,今朝入滇,也有三千騎助陣。”
朱猛笑之,拍了拍白文選的肩膀,道:“不過爾等的守城之術,倒是也精進了不少。”
“哪裡及得上王師?”白文選苦笑道:“雲南雖有矮馬,但到底不堪用,只堪為挽馬,雲南已無騎兵可用,”
一旁,李定國則扭過頭,直問道:“孫可望去了哪裡?”
白文選直言道:“之前滇王還在曲靖,後來去了昆明,就不見了蹤影。”
“想來肯定是逃竄了,不然那些文人肯定不會佔據昆明的。”
“逃?能逃去哪裡?”朱猛搖頭,為其不值道:“往北是四川,往東是廣西,看來只能往西,或者南部了。”
“恐怕是去了大理府,想要頑抗到底吧!”李定國不確定道。
“平夷衛都守不住,大理只能等死。”
朱猛搖頭,輕鬆道:“不管怎麼說,孫可望到底是跑了,省得咱們大戰一場。”
“不然,光是撫卹,就得一大筆錢。”
明軍的撫卹一再更變,終於在紹武三年,隨著京營的整頓,也日趨完善。
在戰爭中傷殘的兵卒,一次性補償五年的餉錢,或者十畝地,入縣衙擔任捕快,倉房等輕鬆活。
犧牲的,則補十年餉錢,免其家十年徭役,十年田稅,蔭一子入軍。
軍官階級,則同樣是五年俸祿,工作按照軍銜進行安排。
如,右士、中士,左士,上士,安排入縣。
不能握刀的,就任里正、捕頭等職;能握刀的,則去各巡防營擔任軍法官,軍官,或者教頭。
右尉、中尉、左尉,大尉,則去府衙就職;校一級,則去省衙任職。
到了將級,則一般會入五軍都督府養老。
李定國對於撫卹倒是不仔細,心中對孫可望還有幾分關切。
可惜,時過境遷,如今身處兩方,回不去了。
“劉文秀、艾能奇如何?”
忍了許久,李定國實在按耐不住心中的急切。
“劉將軍受封輔王,艾將軍受封翼王,位在建昌,保護幼帝……”
話說,張獻忠兵敗成都後,抑鬱而終後,留下數個幼子,其中年僅六歲的長子張懷延。
其被女婿兼任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嚴錫命,以及劉文秀、艾能奇等西軍將領擁立為帝,在建昌登基,依舊沿用“大順”年號。
所以,此時為大順七年。
“惜哉,未能去往建昌,俘虜那偽帝,那可是一件大功勞。”
朱猛嘆息道。
作為國公,他食祿五千石(還有五千塊銀圓),還有上升的空間,
不過,此次平定雲南,年俸不僅會增長,怕是也能再蔭與一子,再掙個爵位出來。
對於徐家一門雙公,他可是羨慕的緊,他弄不到雙公,來個雙爵也不錯!
瞅見李定國臉色不定,知曉他是個重情義的,朱猛寬慰道:“四川巡撫劉麟長善撫民,府庫充實,聽說這幾年來歲輸朝廷百萬兩,想必是餓不著西軍。”
“哦,如今的四川總兵是趙光遠,他是軍戶出身,打仗中規中矩,平穩的拿下建昌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