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驚疑與屠殺(第1/3頁)
章節報錯
帶著參謀們的意見,皇帝大搖大擺的來到前敵元帥府,氣定神閒道:
“戰局僵持,李經武上書,多方戰敗,底層兵卒畏敵如虎,士氣大跌,言語再繼續下去,恐怕大軍會不戰而潰。”
對此,趙舒向前一步,贊同道:“陛下,淮北諸軍,多來自於江北四鎮,雖說淘汰了老弱,但到底不是多年的元從之軍。”
皇帝點點頭。
從大散關開始洗腦,三四年的時間,京營及麾下的兵卒,意志比其他軍隊強太多。
顯然,在制定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點紙上談兵,忽略了兵源的不同,士氣的原因。
畢竟比不上後世的鋼鐵強軍,能轉退兩萬多里,如今的軍隊退個幾百裡而不潰,已然算是了得。
“不過,按照既定方略,消磨建奴士氣,物資,銳氣後,才可戰之,如今怕還不是時候。”
呂大器抬頭,露出幾分反對。
此話也有道理,從淮安到揚州,還有三百多里,再堅持堅持,多消磨一分,也多一分勝算。
而且還有一點沒說,江北四鎮的所謂精銳,朝廷重臣們也根本看不上眼。
桀驁,不聽話,軍紀不行等問題,軍法司早就一五一十地傾訴過。
幾個月短短的時間,顯然還沒安全馴服這些人,即使混雜了四川、湖北的兵馬。
所以,即使失去了這些兵馬,在座的各位也不心疼。
皇帝擺擺手,露出一副認真的神情:“想必滿清停留山陽多日,也頗為疑惑。”
“朕也百般思慮,想著兩種可能。”
“要麼是滿清的後勤不足,以至於士氣疲倦,攻勢銳減,要麼是其另行陰謀,準備一舉建功,突襲揚州。”
嘩啦——
聽到最後,眾人心頭一驚,慌忙地站起,臉色難看。
“對於滿清輜重之事,我會讓人多方打探,尋求真切。”
趙舒忙開口道:“至於突襲揚州,揚州——”
他抬頭,望著皇帝那白皙的臉蛋,大紅色的龍袍,凝重道:
“陛下之安危,涉及江山社稷,不可不察,任何細微的可能,都要考慮周全。”
“畢竟,建奴膽大妄為,恐怕真的會行此險事。”
“陛下,京營鬆散於揚州四門外,守城倒是無礙,但運河上頗多船隻,一但被奪後果不堪設想……”
呂大器也一眼看出了薄弱處,或者說是要命處。
無論如何,都要保證皇帝的安危。
只要皇帝被圍,運河沿岸的堡壘兵卒必定會南下勤王,從而造成門洞大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