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功勳之賞(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省得讓他撓心撓肺的想名字。
“設內閣,以趙舒為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張慎言為建極殿大學士;閻崇信為文華殿大學士。”
出乎眾人的意料,這個成員名單竟然只有三人,馮顯宗和王應熊都沒有入內。
但是旋即一想,眾人又覺得是理所當然。
馮顯宗不滿三十,如果入內閣,即使是熬資歷,恐怕在內閣也是勢大難制。
資歷和年齡,是對他最大的限制。
王應熊更不必說,他一直在四川當巡撫,跟皇帝的關係不怎麼親近,資歷和年齡夠了,但功勳不夠。
接下來的六部尚書,一半是南京的原侍郎提拔而來,另外一半為自己人。
其中,馮顯宗佔據了刑部,王應熊為吏部尚書。
而出乎意料的是,一向極為低調的朱謀,也成了兵部尚書,大殿中掀起軒然大波。
眾人不解,但想著他也姓朱,估摸是宗室出身,索性就罷了。
軍政司出身的人,則基本上在六部侍郎的位置待著,也算是掌握實權,皆大歡喜。
畢竟,他們的年齡基本上都在三十來歲,不能驟居高位。
不然的話,朱誼汐可以預見,在他稱帝之後的一二十年,朝廷肯定就會如同死水一般不動如山。
接下來的重頭戲,則是武官。
“朱猛,身守散關兩載,隨御駕入陝西……故封為宣侯,年祿三千石!”
“微臣叩謝陛下隆恩!”
朱猛眼眶通紅,淚水不住的流下,身著朝服,放下笏板,顫巍巍跪下,激動莫名。
以前的他,與朱謀一樣,都是街面上的混子,飢一餐飽一頓,如今卻一躍而起,成了侯爵。
而且,顯然皇帝已經把他當做武臣第一人,這種榮譽跟地位,讓他心頭直顫。
旋即,李繼祖封為安侯,陳永福為復侯,尤世威為義侯,劉廷傑為誠侯。
這幾人都在外地,索性也只是宣讀罷了。
閻國超為勇侯,李經武為毅侯。
而像惠登相這種一營指揮,基本上都是伯爵,其為黃州伯,白旺為鄖陽伯等等。
長長的一串名單念下來,直讓羊樂口乾舌燥,耗費了一刻多鐘。
所有人都不厭其煩的等著。
最後,一百多人的名單,也終於唸完了。
文武包括在內,其中侯爵八人,伯爵十九人,子爵三十人,男爵七十八人。
佔據人數最多的子爵、男爵,一般都是千總、遊擊一類。
這麼多人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卻不過是軍官階層的十分之一罷了。
這些已經足夠了。
大殿內已經一片喜洋洋,眾人基本上都升官發爵,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咧著嘴默默地笑著。
不過,皇帝總是在最後刷下存在感。
他端坐著,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道:
“爵位之賞,乃是為了褒獎諸位捨身忘死,揮灑汗水,但一如崇禎、弘光年間,國家遭難,其不但不施以援手,反而爭先恐後的去投降。”
“此等弊病,也該是時候改變一二了。”
南京舊臣還覺得無礙,但幕府舊臣則一個個心頭劇震:
皇帝這是耐不住性子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