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應該是暴扣。”

“杜蘭特應該是後仰跳投……”

不管這句話最後修改成什麼樣,雷霆三少的威名都傳遍了聯盟。

但就在哈登的聲望如日中天時,12月20日,火箭主場迎戰勇士,以113:129輸掉了比賽,十連勝就此終止。

狂熱的哈登球迷被澆了一盆涼水,冷靜下來。

這場比賽中,哈登23投8中,三分11中2,罰球14中11,砍下25分13助攻11籃板1搶斷7失誤的三雙資料,但卻始終無法追上比分。

庫裡28分,倫納德27分,阿德託昆博24分,克來17分,勇士三人得分20+,全場壓制著火箭。

德安東尼兵行險招,在上線囤積重兵,防守外擴得非常厲害,嚴防勇士三分,後續護框靠收縮,防突分靠輪轉。

結果就是火箭的內線勇士沖垮,庫裡多次上演擋拆一穿二的好戲,阿德託昆博肆虐禁區,無人能擋,倫納德都減少了中距離的出手,突到籃下再完成終結。

不過,這一切都在德安東尼的意料之中,他就沒想過要防住勇士,這麼做的目的是限制勇士的三分,回過頭來再和勇士拼對攻,賭火箭的進攻效率比勇士更高。

在進攻端,德安東尼也做出了非常大膽的調整。

哈登放權,全民皆兵,阿里扎、戈登、安德森輪番面框突破,甚至連卡佩拉都持球面框打了奧利尼克兩個球。

德安東尼很清楚,勇士最擅長防對手的持球大核心,單靠哈登一個人打不死勇士,索性孤注一擲,亂槍打鳥,不給勇士防守重點。

但他卻高估了阿里扎、戈登等人的持球能力,低估了勇士的單兵防守水平。

克來、倫納德、阿德託昆博、格林、維金斯都是一等一的防守悍將,勇士根本不怕火箭角色球員的突破,單防下來就打反擊,很快就建立起了10分以上的領先優勢。

無奈之下,德安東尼只能把球全都交給哈登,希望他能逆天改命。

勇士也確實防不住哈登,他已經將後撤步三分和造犯規練至化境,防不勝防。

克來、倫納德、格林輪流在他身上賠上犯規,哈登一個人的罰球,比勇士全隊的一半還多。

但是,勇士在進攻端的優勢太大了,進攻效率遠高於火箭,哈登得再多分,也是無濟於事。

火箭陣中身高最高的卡佩拉、安德森都只有2米08,安德森還非常軟,鋒線只有阿里扎可堪一用,德克爾太年輕,布魯爾太老,貝弗利和戈登都是矮個後衛。

勇士在體型上佔據優勢,阿德託昆博化身奧尼爾,搶到了6個前場籃板,靠二次進攻就拿到了8分,制霸內線。

奧利尼克也憑藉2米13的身高,低位背打卡佩拉,後轉身勾手打進了兩個球,讓卡佩拉無比難受。

倫納德拿球往裡強突,阿里紮根本攔不住,被懟得節節敗退。

維金斯的打法也非常強硬,輪換時間段,他面對德克爾,在對抗上佔盡優勢,強吃到籃下,翻身跳投,一共拿到了10分。

盧尼在2米03的哈雷爾面前,彷彿擎天一柱,搶到了3個前場籃板。

火箭的反擊推不起來,進攻效率下滑嚴重,只靠哈登一個人得分,只是杯水車薪。

張瑜根本不用佈置多麼精妙的戰術,火箭陣容矮小,只需要發揮勇士球員的體型優勢,突破攻框、衝搶籃板,就贏定了。

不枉他花了這麼長時間,囤積了這麼多鋒線,終於體會到了天賦壓制的快樂。

勇士說是小球打法,但不是體型小,而是位置靠外,向上搖擺,在體型不吃虧的情況下,有空間和速度優勢,實現降維打擊。

小球打法不是無腦擺小陣容,不是不要中鋒,不是擺三後衛、四後衛,那是取死之道。

尤其是當三後衛、四後衛陣容投籃不準的時候,那就是既沒有體型,也沒有空間,是最差的一種陣容,哪怕喬丹復出,也是無能為力。

張瑜當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但德安東尼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火箭的射手越來越多,陣容卻越來越小,內線劣勢越來越大。

但他不會是最後一個,肯定還會有其他人,無限痴迷小陣容,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賽後採訪中,記者詢問勇士取勝的原因,張瑜說道:

“我們在體型上有優勢,這非常重要,我們控制住了禁區,在前場籃板、內線得分上都有優勢,這是我們取勝的最大原因。”

“今天你沒有使用過五小,能說一下原因嗎?”

張瑜笑道:

“五小並不是萬能的,我不會為了用小陣容而用小陣容,我只會在合適的時機使用五小,我們在空間和體型上都有優勢,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呢?小陣容並不是萬能的,只有那些無能的主教練,才會迷信小陣容,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輸球,然後成為全聯盟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