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聯盟的笑柄(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們料到了威少會爆發,但沒人能想到,他會打出場均三雙這種爆炸性的資料。
開賽至今,威少已經有九場比賽拿到三雙,11月底更是連續四場比賽斬獲三雙。
以往一個賽季難有幾次,出現必上頭條,能被人津津樂道好久的資料,在威少身上卻變成了家常便飯,他拿三雙就好像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而此前杜蘭特的離開,無疑為威少的爆炸性資料,增添了一絲戲劇化的色彩。
這是一個孤膽英雄的故事,俄克拉荷馬人很快就忘記了杜蘭特,威少的激情和鬥志點燃了這座城市,讓他成為了雷霆球迷唯一的寵兒。
&nvp排行榜中,威少也高居第一位,開賽以來,他從未跌出過這一榜單的前三名,兩次排在第一位。
不管是率領勇士高居聯盟第一的庫裡,還是率領凱爾特人位列東部第一的杜蘭特,還是連克東部強隊,率領騎士緊逼凱爾特人的詹姆斯,都不如砍下場均三雙的威少引人注目。
他從一個巨星,迅速進化為超級巨星——最起碼從資料上來看是如此。
但就在人們驚歎於威少的驚天表現,猜測他下一場是否能繼續拿到三雙時,另一個人橫空出世,搶走了威少的風頭。
從12月1日開始,直到12月17日,火箭未嘗一敗,豪取十連勝,排名從西部第七一舉躍升至西部第二,落後勇士3個勝場。
十連勝期間,哈登場均能砍下25.8分9.2籃板11.5助攻,表現全面,僅次於同期場均三雙的威少,但火箭在戰績上卻遙遙領先4勝3負的雷霆,哈登也躍升為mvp排行榜第一名。
開賽以來,哈登表現都非常亮眼,他從得分後衛到控衛的轉變,驚豔了所有人。
休賽期,比克斯塔夫下課,德安東尼上任,帶著他的高位動態進攻體系來到了休斯頓。
很多人一提起德安東尼,就會聯想到跑轟,但並不是速度+三分就是跑轟。
德安東尼最喜歡的進攻戰術是三線反擊+陣地戰v字進攻,並不只是單純的跑轟。
顧名思義,三線反擊就是兩翼射手快下拉開空間,中路持球推進,內線拖後跟進,陣地戰v字進攻則是兩側底角射手拉開空間,清空內線,高位擋拆發起進攻。
射手群拉開空間、持球者主導一切、高位擋拆,才是德安東尼進攻理念的核心,跑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並不是重點。
一個能夠處理好擋拆、反擊中準確分球、投籃精準、突破犀利的後衛,才是這個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直接決定了德安東尼球隊的進攻水準。
所以,德安東尼入主火箭後,馬上宣佈要將哈登改造成控衛。
哈登一開始非常不解,抱怨道:
“天啊,教練竟然讓我打控衛!他想幹什麼?”
但經過兩次訓練後,哈登很快就適應了控衛的位置,接受了德安東尼的提議。
德安東尼並不是無的放失,他早就在密切關注哈登的比賽,清楚他的技術特點,才敢於對他進行改造。
哈登上賽季個人持球擋拆606次,得到588分,產量和效率都是聯盟頂尖;由守轉攻的反擊打了492次,得到次528分,排名聯盟第一;場均7.5次助攻有3次是傳給隊友的三分球助攻。
他本就擅長策動高位擋拆、推反擊、分球給射手,非常契合德安東尼的高位動態進攻體系。
德安東尼也不會放棄哈登強大的得分能力,在以擋拆為主的同時,還提高了單打在進攻戰術中比例。
常規賽開始後,哈登在新的位置上發揮極佳,場均砍下29.4分12.1助攻8.2籃板,位列得分榜第二、助攻榜第一。
他從一個單純的分衛,進化成了得分、組織一肩挑的持球大核心,使用率僅次於威少,助攻甚至比威少還要多。
但在最擅長的得分上,哈登反而要少於威少。
一時之間,哈登和威少成為了全聯盟最炙手可熱的兩大巨星。
火箭和雷霆的比賽成為了最熱門的比賽,人們都期待著哈登和威少的發揮,猜測他們下一場比賽能不能拿到三雙,爭論到底誰才是這個賽季的mvp。
與此同時,杜蘭特帶領著凱爾特人,在東部也是高歌勐進,雖然因為賽程難度的提高,排名被騎士反超了,但卻依舊領先公牛1個勝場,排名東部第二。
杜蘭特場均砍下29.1分,排名得分榜第三,昔日的雷霆三少,在得分榜上再度聚首,讓球迷無限感慨。
很多人都在想,如果當初他們三個沒有分開,雷霆會取得怎樣的成績?
普雷斯蒂再次被雷霆球迷拿出來鞭屍,他明明選中了三個mvp級別的球員,卻把其中兩個白白放走。
雷霆本可以組建nba歷史上最強大的三巨頭,但轉眼間,一切化為泡影。
有人開玩笑地總結出了一條定律:
“nba不可避免的三件事:威少拿到三雙、哈登上罰球線以及杜蘭特投進中距離。”
這句話說出了三人最顯著的特點,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有人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
“哈登應該是投進後撤步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