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變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周北的傷口已經好的差不多,但是肩胛骨骨折還沒有完全長好,左臂還不能使力。
他也從醫院被刑部轉到了薛州郡的牢房,跟徐功成與侯貴強關在一起。
雖然沒有自由,但是條件還不錯,囚室乾淨清爽,還有一臺吊扇,有獨立的洗浴間。
這不僅僅是周鐸出錢了,還因為隨著調查的深入,刑部這邊發現了更多的蹊蹺。
因為朱立清不是在主場,匆忙設下的陷阱並不高明。
首先,開槍射擊朱立清的槍雖然有周北的指紋,可是這把槍並沒有在周北的名下。
在現場,另一把槍才是周北名下的,在兵部有記錄。
兩把槍上,周北名下的槍蒐集了周北二十多個完整指紋,五十多個指紋印記。
射擊朱立清的槍上,一共才蒐集了他十二個指紋,更重要的是,扳機上,拉栓上,沒有周北的指紋。
其次,現場遺落的彈殼,幾乎都在一個區域,彈殼上也沒有蒐集到周北的指紋。
彈殼上沒有周北的指紋,這些子彈是怎麼安裝進去的?
如果是夜襲,怎麼可能站在原地不動開槍,等著對方回射然後中槍?
周北十六歲就能殺死九個悍匪,又是主動出擊,怎麼可能開了七槍,只打中了朱立清一人?
而且,射擊周北的子彈,是在十米以內開槍的,這個距離太近。
這麼近的距離,幾乎是面對面了啊!
這麼近的距離,真的是暗襲,以周北的能力,朱立清三人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
雙方的證言各執一詞,從邏輯上,周北他們三人的證言也更符合實情。
但朱立清差點死了,就沒有人敢隨意翻案。
他是親王府的王子,身嬌肉貴,現在他差點死了,誰敢說是他自己打的?
報紙上,刊登的都是不利周北的證據,真正的證據或者漏洞,根本沒有人提。
薛州郡的報紙,朱麗華在這裡面發揮的作用肯定不小。
周北被關押在大牢裡,見不到外人,只能等待證據蒐集齊全之後開庭。
之所以能拖著,徐功到在這裡面發揮的作用也不小。
因為調查本來就由刑部主導,他剛好是刑部在三河府的探長,調查繞不開他。
只是他沒有話語權,被掌握了話語權的長郡主朱麗華給壓制住。
若不是應天府那邊刑部傳來的電報,朱麗華都準備以宗室被襲擊,事關重大,強行推動大理寺進行審判。
應天府的電報是在案發後第九天發過來的,提出案件過程疑點過多,需要謹慎縝密的調查結果。
地方的刑部,大理寺可以不聽薛州郡,薛王府的,因為分屬不同的系統。
應天府的刑部可是總部,任何一條指令都要慎重對待。
這個時候,朱麗華懷疑是徐功到跟周鐸找了關係直達天聽,而徐功到與周鐸還在詫異,他們根本沒有這方面的門路啊!
隨著這封電報的抵達,錦衣衛的薛州郡分部第二天也接到了一條電報。
國之重臣,錦衣衛指揮使李基,將作為欽差,代天子巡狩東洲。而第一站,就是發生了宗室弟子被襲擊的的薛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