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凉要用沈翼之血祭拜。

他的目的有二:殺沈翼為聖上報仇,讓道教重新在大周繁盛。

此事很離譜,所有朝臣聽了以後都反對。

舒世文譏諷道:“拜斗便能救聖上,你是覺得我們好糊弄,還是北斗七星好糊弄?”

“一介兇手,元始天尊見到你,都要唾棄你,將你貶入牲畜道!”

宋道凉並不介意,他看著舒世文揚起眉:“那,舒大人和各位與我宋某人賭一次!”

“我宋某今夜子時,設堂拜斗為聖上和太子驅除病厄,如若靈驗,使得聖上得救……那所有收到宋某警告的人,必須按要求履行,心甘情願懺悔錯事,便出家入道門!”

“如若失敗,宋某願以項上頭顱祭天!”

在場官員既錯愕又不屑,宋道凉激將法:“各位,是不願意為聖上犧牲仕途?”

“我們可以和你賭,但你不可用瑾王的血開堂。”舒世文明白,什麼血,就是要殺瑾王。

皇后上前和眾人哭訴:“舒大人,眼下救聖上才是重中之重啊。”又勸宋道凉,“宋先生還是別賭了,各位大人對聖上和朝廷忠心耿耿,萬不可讓他們離開。”

“本宮信你,本宮給你這個機會,其他的不要再節外生枝多生事。”

宋道凉頷首:“宋某聽皇后娘娘吩咐。但宋某的賭卻不取消,如若聖上不醒,宋某願以項上頭顱祭天!”

皇后衝著宋道凉施禮,感謝他一心為聖上和太子,又轉身擦著眼淚語重心長地勸舒世文,“如今沒有別的辦法,想必瑾王也願意用自己的血來贖罪!”

這話,舒世文如果繼續反對,就是他不想聖上甦醒,而更看重沈翼,所以他也不敢再說。

只能見機行事,望瑾王有脫身的辦法。

皇后做了和事老……許多人就不反對了。

聖上昏迷三日了。再不救,恐真的要回天乏術!

所以,死馬當作活馬醫最好。

宋道凉看了一眼舒世文,揚長而去,準備子時祭天拜斗的法堂。

皇城乃四方有鈍角,在正南面北處原有一觀星臺。

觀星臺始建朝宗時道家興盛之期,高丈餘九寸。先帝后期到太后和姚氏掌權時,將觀星臺拆除了,但這個位置卻是整個京城最佳觀星之處。宋道凉在楊閣老和內衛協助之下,立刻尋工匠及工兵近千,在子時前重建了觀星臺。

六月中旬,月光清透,四野原本就通亮,加上宋道凉架了四個火堆,皇宮城牆乃至觀星臺的四面掛了千盞白色的燈籠,如若能懸空往下俯瞰,定是亮光點點,璀璨若銀河。

京城的百姓全部被驚動,大家敲門喊鄰居鄉鄰,去皇城觀星臺下,並非是他們想關注和看熱鬧,而是有人傳言,宋道凉要用逆賊瑾王的血拜斗、祭天!

“爹,什麼是拜斗、祭天?”父母不放心孩子單獨在家,就抱著孩子一起前去,父親不屑地道,“什麼祭天?就是想讓瑾王和葉大人死罷了。”

“為什麼?”

“不知道。可能是有人恨瑾王或者恨葉大人吧。”深一些的內情因為父親遠離朝堂,知道的不多,但他和他的朋友以及鄰居們都認為,這就是有人想瑾王死而已。

子時還差一刻鐘,許多人聚在觀星臺下。

葉家的人、臨江王夫妻、宣平侯府的人,悉數被捆綁至祭臺下,讓他們一起觀看沈翼罪惡之血,如何令神仙憎惡,而出手幫救治聖上,匡扶人間正道!

人群嗡嗡議論著。

“就是去年劉紅臺那個什麼紫薇蓮鬥陣?”有人問隔壁的朋友,朋友點頭,“就是這個東西,帝星被困那個。”

“神神叨叨的。”那人看到了隔壁的圓智,“還是和尚好,規規矩矩不會整這些咱們不懂的東西。”

圓智唸了一句阿彌陀佛:“是的,和尚單純,不像這些臭道士,心眼子像蜂窩。”

“宋道凉來了!”人群傳來一陣低低的喧譁之聲,緊接著宋道凉緩緩踏上了臺階。他穿著道袍,手持法器立於高臺上,口中唸唸有詞。

“道貌岸然,一臉猥瑣!”圓智唾棄著,擠著去葉家他們被關押的位置。出事的時候他去法華寺了,所以葉府被封他沒有受到影響。

他本來想在法華寺設堂,煽動百姓,如果朝廷當眾殺瑾王和葉文初,大家就一起劫法場。

沒想到宋道凉這個狗東西出現了,居然先他一步設道場,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