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陳近南開始講解鄉試上的一些情況,在場的人大都凝神靜氣、洗耳恭聽了起來,這些訊息對於那些沒有門路的人來講可謂是甘露了,就是在府學內的訓導們也不會對這些談之過深。

這對於那些科場的前輩們來說,這都是可以傳家傳徒的知識,自是寶貴的很。

而且各有各的經歷,那些有家中長輩講解過的同學,也是如此。

陳近南對著在場的諸位備考學子,開始講著鄉試的一些事情,如分號分到茅舍該如何之類的······時間流逝,眾人開始紛紛告退,相繼有人離去。

收益良多,心滿意足的賈琅隨著身邊的幾人正準備告退離去,突然的就被一位同學攔住,原是那位陳近南身邊的王鳴志,只見著他笑著道:“還請方朋友、賈朋友、顧朋友留步,近南兄有事請諸位上樓一敘!”

語氣之中,是客客氣氣的那種,也並未因為賈琅這幾人較為年輕而有所怠慢。

沒錯,賈琅這幾日在府學內都算的上是年輕的了,甚至不過分的在吹噓幾句,都勉強算的上是神童了。

清風樓二樓包間內,十餘人聚集於此,賈琅、方正和顧遠等赫然在列。

賈琅此時也朝著周遭的人望去,仔細觀察著,發現留下來的都是月考中長期能排列於前十的存在,就算不是也是家中背景還算是錯的,至於其他的同學已經各回各家了。

至此,賈琅心中已經是開始暗暗沉思起來,陳近南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有什麼事情了。

“想必在座諸位,都很疑惑我陳近南為何會將各位彙集於此吧!”

看著在場的人,有的已經是想出來什麼,有的還疑惑不已,陳近南方才開口道。

“陳某能肯定的說,在場的諸位最後都是踏入官場這個迷譚的!可是那偌大的官場迷局又有幾人能過一帆風順呢?”

······

“所以,我再次誠邀各位組建嚶鳴社,意在我等在未來能夠守望相助!”

“嚶鳴”出自詩經: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表示渴望於文學愛好者同舟共濟。

說道這裡的,陳近南看著有人露出為難的神情,又是補充道:“我等此舉不是結黨紮營,只是將一群文學頗有共同興趣的人匯聚一起,有道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漫漫大道,我等共行之!”

見了陳近南給了臺階下來之後,隨即那些還有些猶豫的同學立刻意動起來,這時那位王鳴志搭臺起來,猶豫的人一時也做下了決定。

賈琅這會也同著方正、顧遠商量起來,不過大頭還是詢問顧遠訊息,畢竟人家有個翰林侍讀的父親,在文人規矩忌諱方面比賈琅著勳貴出身和方正這個平民出身的好了不少。

“賈兄、方兄,我們不妨加入一試,父親曾和我說過著官場之上有鄉黨、社黨並不少,這倒是不犯忌諱的。”

“如此,我們以後也能相互之間有照料!”

······

~~~~~~~~~~~~~~~~~~~~~~~~~~~~~~~~~~~~~~~~~~~~~~~~~~~

補充:結社結黨,在古代官場開始還是不犯忌諱的,不過是黨派後期權力過大,才被皇帝所忌憚(不算字數,兩百字一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