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按計劃進行。

劉牧樵主刀,他運用燒傷整形美容技巧,幫患者切割脂肪。

這種手術算不得是第一次,在過去的整形外科中,切割脂肪也是經常的事,只是,這樣大面積,大規模切割脂肪比較少。

脂肪看似好切,其實有難度,關鍵是血管沒有規律可循。

身體的血管是有規律的,不同的人,血管有變異,但不多,絕大多數血管都是按規律分佈的。

而脂肪裡的血管屬於四級血管了,它的走向變化很大,特別是這樣肥胖的人,血管基本上都是醫生在一邊切割脂肪,一邊去尋找血管的。

切割脂肪,血管不能切了,因為面板和皮下組織還需要供血。脂肪有多厚,血管就有多長,把脂肪切割了,血管的長度就多餘了,這個時候,劉牧樵就需要考慮一下多餘的血管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切除一截。

那麼就有一個血管吻合的問題。

換一個人,血管吻合是一個大問題,全身這麼多皮下血管,哪裡吻合得了這麼多?

在劉牧樵手裡,血管吻合早就不是問題了,又快又好,別人縫一根血管需要10分鐘到半個小時,他也就1、2分鐘的事。

白花花的脂肪被切在汙物桶裡,出的血不多,所以,脂肪那種誘人的顏色令人遐想。

一連切了6桶。

還沒有結束。

現在轉戰腹腔。

腹腔裡的脂肪分大網膜脂肪層和腸繫膜脂肪。

實在是太厚實了,幾乎分不清組織構造了。

劉牧樵比較耐心,先把腹膜上的脂肪清除掉,然後找到大網膜。

大網膜本身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護內臟器官,有緩衝作用,不讓腸管互相黏連;二是本身有不少的淋巴結,有免疫作用。

劉牧樵幾乎沒有猶豫,把整個大網膜切割下來,這一個動作,足夠裝滿兩個汙物桶。

切了大網膜之後,劉牧樵又開始清除腸繫膜上的脂肪球,這需要格外的認真,淋巴管,淋巴結不能損害,血管也不能損害,腸道的供血是單一的,一根血管斷裂,這一段腸道就會壞死。

所以,在這裡切脂肪就不能大刀闊斧,需要認認真真,一點一點切割。

用了3個小時,第一步才算初步告一段落。

第二步,宋曉飛上。

分離腫瘤非常重要,分離不好,就有可能復發。

雖然不是惡性腫瘤,但是,哪怕是漏掉幾個細胞,它們還會繁殖,再次形成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名字很好聽,很甜,其實是因為囊腫裡面的液體是巧克力色而取的名。

巧克力囊腫每28天會出一次血,積累的血液就是囊腫中的液體,說到這裡,你就能猜得到,它是怎麼一回事了。

生過小孩的人,巧克力囊腫很可能就不再長大了。

宋曉飛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一個囊腫。

籃球大。

嚯!

是不是要考驗宋曉飛啦?

宋曉飛是新人——安泰醫院的新人,她才從華西醫院跳槽過來,因為在婦科腫瘤方面有較大的成果,來到安泰醫院就被任命為婦科3科的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