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劉牧樵又遇到一個腦幹出血的。

他一到,洗了手,消了毒,戴上手套就上。

鄒醫生他們的準備工作做得飛快,劉牧樵除了看CT片子時耽擱了10分鐘,穿刺時間僅僅用了1分鐘。

腦幹壓力迅速減低,患者很快就有了意識。

又增加了一例成功患者。

鄒醫生顯得格外的興奮。

到目前為止,做了11例腦幹穿刺,還沒有一例死亡,這不得不說,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劉牧樵沒有沾沾自喜,他更相信辯證法,福兮禍兮,很難說今後不會在腦幹穿刺上出問題。

剛準備出監護室,手機響了。

越洋電話。

是史密斯的聲音。

史密斯在電話裡告訴他,他們團隊已經研究出了“神經再生因子”,動物實驗效果非常好。

劉牧樵心裡一緊。

對手到了。

“說說你們的成果吧。”劉牧樵努力使自己平靜。

“動物實驗,神經再生率達到了43%。”對面的史密斯大聲說。

這一次,輪到劉牧樵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他才說了一句:“祝賀你們。”

趙一霖發現劉牧樵臉色不對,趕緊問,“怎麼回事?”

“史密斯團隊終於成功了,他們發明了一種神經再生因子,神經再生率達到了43%。”

趙一霖一聽,也半天沒做聲。

43%的再生率,什麼概念?

他們第一階段的成果就達到了43%的再生率,那麼,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呢?好可怕啊!

哎,都是年輕惹的禍,當初合夥就好了。

劉牧樵趕緊搜尋腦子裡關於卒中康復的最新知識,他發現,自己用華佗再生丸的知識被收進了知識庫,而史密斯團的再生因子,根本就找不到。

“現在還有合作的機會嗎?”趙一霖問。

“不!他做他的,我做我的,有競爭,就有動力,我最近還研究一下華佗再生丸,看看還有沒有改進的方案。”

鄒醫生說:“對,不合作!我們的成果是肯定的,說不定,人家史密斯謊報軍情!”

嗯?有這種可能嗎?

劉牧樵心裡也是一顫,有沒有可能是史密斯為了合作而放出的煙幕彈?

鄒醫生寫的論文發表快二十天了,翻譯成英文,應該差不多時間了,是不是史密斯看到了這篇論文,著急了?

如果是的,他就一定還會打電話來。

表面上,劉牧樵無所謂,但內心,他焦急地等待史密斯的電話。

果然,沒過多久,史密斯的電話又打過來了,他邀請劉牧樵訪問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並且,希望他儘快安排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