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2/2頁)
章節報錯
朝廷這邊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
袁術這邊,劉辨分出了一半兵馬交給皇甫嵩帶領,直取壽春。
加上陶謙的夾擊,也令袁術的勢力不斷地收縮。
劉辨在分出一部分兵馬去打袁術之後,又帶著剩下的兵馬直奔荊州,連克樊城、新野,一路直達了襄陽城下。
此時,盧植、郭嘉的那一路兵馬也是勢如破竹,橫掃荊州諸郡。
劉表聽到的都是某某城池失守的壞訊息,還有就是荊州各個家族叛亂的訊息,氣得大病了一場,躺在床上不能理事。
一排排的大炮瞄準了襄陽城,劉辨一聲令下,大炮轟鳴了半個多時辰。
嚇得整個襄陽城中的人瑟瑟發抖,不斷叩首乞求皇帝收了天威。
投誠過來的荊州才俊們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他們本就是荊州大族出身,各個家族之間常有聯姻,算來算去,基本上都扯得上親戚關係。
所以他們發動自身的人脈關係,不停地拉攏荊州的文武將士,遊說他們撥亂反正。
夜晚,當馬良從蒯良的府邸出來的時候,他的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蒯良乃是荊州從事,是劉表麾下的頭號謀士,與其弟蒯越共同輔佐劉表,執掌荊州政務。
蔡與蒯,兩家分別執掌荊州的軍政大權。
就連劉表也得依靠他們兩家才能坐穩荊州牧的位置。
如今搞定了蒯家,那麼荊州就定下來了一半。
在馬良走後,蒯良蒯越兩兄弟又連夜去拜訪了蔡瑁,決定投降朝廷。
實在是朝廷的軍火威力把他們給嚇怕了。
雖然他們心裡不太滿意如今朝廷對於世家特權的限制,但是打又打不贏,逃又沒地方逃,只好早點投降,爭取好一點的待遇。
第二日,蔡瑁蒯良趁著劉表病重,發兵控制了州牧府,劉表無奈答應投降。
劉辨大喜,立刻引軍入城受降。
襄陽城高池深,哪怕有大炮轟擊,也不容易破城。
如果劉表一方沒有主動投降的話,想要破城還得大費一番功夫。
劉表投降之後,朝廷的兩路大軍一路橫掃過去,荊襄九郡傳檄而定。
江東孫氏,孫堅父子等人也在時刻關注著戰局。
看到朝廷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克,他們的心中也是彷徨無定。
以張昭為首的文臣紛紛勸說孫堅,主動投降朝廷。
武將們雖然心中不情不願,但是他們看過戰報,也明白自身與朝廷之間的巨大差距,所以都沉默不語。
孫堅思慮良久,最後嘆道:“罷了,我本是朝廷大將,身受國恩,豈敢叛逆朝廷。”
立刻命張昭主動去襄陽拜見劉辨,向皇帝請降。
當張昭來到襄陽的時候,劉辨正在看著各地送來的情報。
各路大軍進展順利,劉岱投降,兗州已經被攻克。
朝廷的勢力終於跟徐州青州連上了,那麼這兩州也能順勢地收攬回朝廷的懷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