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美人計(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和公孫瓚裡應外合,幹掉了劉虞。
公孫瓚也是個野心勃勃之輩,也想著人道爭龍,當一當天子,獲得赤帝傳承。
他和袁紹一拍即合,都將冀州視為自己的地盤,將劉虞這個冀州牧視為死敵。
因此劉虞在出巡之時,死在了距離鄴城不遠的鄉野之間,兇手正是“黃巾餘孽”。
也不知哪裡來的黃巾餘孽,居然能幹掉一州之牧。
然後公孫瓚驚奇的發現,明明是自己主力幹掉了劉虞,但是袁紹振臂一呼,幾乎所有郡縣望風而降,幾乎全部投了袁紹。
而自己,卻裡外不是人,根本沒有任何世家豪強效忠!
以至於只佔據了偏遠的常山郡,而鄴城和冀州的鉅鹿、廣平、平原、陽平、樂陵、魏等諸郡,一夜之間全部成了袁紹的地盤。
袁紹以渤海太守,一夜之間成了大半個冀州的主人,只是被張角佔據了四郡之地,公孫瓚佔據了一郡之地。
這就是天下世家之首,四世三公的號召力,雖然不及前漢末年的王莽,但也遠超了其他任何世家。
於此同時,袁術率大軍入豫州,驅逐了刺史孔伷,佔據了潁川、汝南、汝陰、陳郡之地,掌控了大半豫州。
二袁一南一北,幾乎是同時發力,順順利利的得到了最精華的冀州和豫州大半疆域,徹底震驚了天下人。
只能說不愧是袁氏。
曹操也開始發力,藉著討伐黃巾餘孽的名義,吞併了東郡和濟陰,兗州大半已然入手。
交州孫堅,先後平定桂陽、零陵、武陵三郡,將長沙郡牢牢包圍,若非長沙太守朱儁是老上司,不好操作,孫堅早就全取荊南四郡了。
劉表也在發力,以襄陽太守之位,聯合荊州世家豪門,先後吞併江夏、宜都、新城、南鄉、義陽五郡,只可惜荊州最富裕的南陽在袁術手中,難以奪取。
而東萊太守劉備,這五年間,一直在建設和征伐兩種模式間不斷切換。
他和張角一樣,得不到多少士人的投效,只能靠自己培養。
而且按照《赤旗大同經》,劉備對於整個東萊郡的耕耘之深,遠超其他諸侯,已經徹底將百姓感召,不復為黃巾信徒。
他開放了鹽場和漁場,打擊不法豪強,並組織百姓開闢農田,興修水利,建設道路,將東萊一步步由偏僻荒涼之地,變成了一方樂土。
這五年間,也曾先後應北海孔融、城陽、泰山、琅琊等郡邀請,平定黃巾之亂。
只可惜劉備無有謀主,亦不夠心狠,以至於勢力侷限於東萊一郡,擴張速度已然遠遠落後於周圍的諸侯。
此時放眼整個大漢十三州,最後的無主之地,或者說攻略難度最低的地方,便是徐州和江東了。
徐州刺史陶謙,和冀州牧劉虞一般,並不是一個強有力開拓進取的領袖,而揚州各地太守也是各自為政,沒有一個主心骨。
但是留給劉備的視窗期不多了。
冀州袁紹,北面幽州是黃巾軍,西面幷州是董卓,南面兗州是兄弟曹操,唯一的攻略方向,只有青州。
曹操在打著整個兗州主意的同時,也在將目標對準了徐州,而袁術胃口更大,同時圖謀徐州和揚州。
劉備最需要的是一個類似於“隆中對”的機會,為他指明戰略方向。
現在的劉備,在太守之位上乾的不能再合格了,但是對於天下大勢,卻還是非常迷茫。
劉備以一顆赤誠仁心待人,不但培養了許多大同道的修士,也招攬了不少底層士人,但是最頂級的大佬,卻是一個也無。
劉備的生活非常充實,但是看向未來之時,卻又非常苦悶。
他感覺到自己可以馳騁的餘地,已經越來越小。
統合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