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聖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已經不是才華能夠形容的了吧?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李修涯笑了笑,繼續念道,張維道:“請李公子解釋其中之意。”
道德經的確晦澀,雖然在場都不是蠢笨之人,但是第一次聽,又不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然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李修涯只好解釋道:“這句的意思是,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為有醜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為有惡的了...”
李修涯只好每念一句,便將其含義一一解釋給眾人聽,眾人聽得如痴如醉,看向李修涯的眼神卻是愈發的複雜了。
這是要成聖啊?
他才多大啊?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
李修涯此時無比感謝自己老爹,道德經這種鬼東西,若不是自家老爹喜歡讀,時常唸叨耳濡目染,李修涯這輩子能記住個道可道非常道就算是不錯了。
五千多字,加上解釋,李修涯硬是說了三個時辰,臨近晌午,肚子咕咕響,這才唸完最後一句。
“諸位可聽明白了?這就是沈老所著道德經全文極其真意。”
眾人聽得呆滯,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在問:你聽明白了嗎?
沒啊,你呢?
好巧,我也沒。
眾人囫圇吞棗的聽了個大概,但是並不妨礙他們認知到道德經的偉大。
“咕咕...”
眾人被這陣聲音驚醒,尋聲望去,卻見李修涯不好意思道:“說了大半天,在下是口乾舌燥,腹內飢餓難忍,讓諸位見笑了。”
氣氛有些緩和,有些人為此露出善意的微笑。
還會飢餓,看來還是凡人。
李烜看著李修涯,心中的驚訝無言以表,見狀揮手示意,內侍領會,隨即躬身下去。
楊宣與李康默然無語,當下明白,今日之後,李修涯是動不得了,就是改朝換代,也動不得。
今日之道德經非是經書,而是李修涯的免死金牌。
兩人心裡一寒,再看向李修涯笑眯眯的眼睛,全然只剩下震驚與忌憚。
張維道:“老夫知道沈兄熟讀經史,卻不曾想沈兄竟是悟出這般道理,此道德真經,當萬世流轉,沈兄留名青史只在今日,老夫...不,沈先生,學生佩服,佩服。”
張維深深一揖,正是帶上敬語,稱沈賢為先生。
拋開立場,張維是無比的敬服沈賢的。
沈賢臉色微紅,沒好意思受這一禮,連忙將身子往旁邊讓了讓。
“張兄言過其實了,此道德經乃是一家之言,若是張兄肯賜教,想必也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張維苦笑道:“先生折煞學生了,就算沒有俗事拖累,學生也是半點不及先生的。”
見張維姿態放得極地低,沈賢心中嘆道:“可惜了,這道德經與我卻是沒有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