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要臉的伍子胥(第2/3頁)
章節報錯
“好,就聽你的,我們一起做乞丐,專門在皇宮門口要飯!”劉劇隨口應和一句,只當父子逗趣,可當他一側頭看見劉暢一副躍躍欲試的架勢,還是愣了一下:“你,不會真想做乞丐吧?”
“男子漢大丈夫,當然一言九鼎,我要做天下最大的乞丐!乞丐王!”
“兒啊,乞丐王,也是乞丐啊”劉劇還是決定先給兒子潑點涼水:“你看,伍子胥最後也沒當乞丐,而是當了宰相。”
“伍尚算什麼!當宰相最後還不是被弄死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好個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兒果然豪氣干雲。”劉劇被這句話感染,不由伸出兩手啪啪鼓掌:“只是,君子。。。。。。”
“君子渴死不飲盜泉水,餓死不食嗟來食”劉暢沒等父親說完,馬上接著說。
“你知道就好,好兒子,我們不當乞丐,等我們遇到人家,就用這個換些吃食。”劉劇指了下背在背上的一把刀和一張弓,這是張道達送給他們的。
“是,父親教訓的是”說了半天,父親心裡還是拐不過來那道彎,劉暢知道自己白說了,趕緊認錯。
“還有”看見兒子乖乖認錯,劉劇決定打鐵趁熱,糾正兒子的一些錯誤觀點:“以後,別再伍尚伍尚的叫,不能直呼其名,這很不禮貌,別人會說你沒家教。”
“可這個伍—子胥,真的並不值得尊敬。”
“為什麼?你剛才不是還信誓旦旦的要向他學習嗎?記住,就是仇人,也不能直呼其名,這是教養!”
“父親教訓的是,孩兒記住了。我只是想學他的生存手段,絕不會像他一樣不要臉。”
“伍子胥不要臉?你聽誰說的?”
劉劇有些吃驚了,這回吃驚的不是劉暢要學伍子胥沿街乞討要飯,而是吃驚劉暢居然瞭解這個歷史名臣。當然了,這些東西,每位夫子教授的時候,都會提到,小兒子雖然天資聰明,經常跟兩位哥哥一起,聽夫子授課,自己也覺得不過是小孩子跟著玩罷了,但畢竟不足五歲,沒到蒙學的年紀,還沒有自己的啟蒙老師,就是有,能認識幾個字就不得了了。
“你知道伍子胥的典故?”劉劇有些不相信,典故這東西和聰明沒關係,它需要的是積累,生活的積累,知識的積累,你一個小屁孩就這麼有積累了,作為老子的老子還活不活了。
“太師說的.”
“太師教授的你都記得?”劉劇本人都不敢說,老師教導的都記得。尤其是太師,滿嘴的“苟竇大開”,不止兒子搞不懂,自己也搞不懂。
“好像都記得”
“我咋不知道?那你以前咋不說?”
“說什麼?”
“說太師教導的你都記得了”
“你也沒問過呀,我還記得,伍尚要飯還出過人命嗎?”
“我咋不知道?是太保說的吧?”東宮有三師三少,本為教導和照管太子的官、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師教文、傅教武,而保就是純粹的貼身保鏢了。劉劇嚴重懷疑是那個胳膊比腦袋粗的保鏢說的。
“當然不是了,是太師說的:‘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你不是說,你最討厭這些文縐縐的話嗎?那你還記得這麼清楚?”
“我是佩服伍尚的心狠和不要臉才記得的。”
“你從哪知道的伍子胥的心狠、不要臉的?太師跟你說過伍子胥鞭屍的事?”這是個忌諱,有違人臣之道,沒有哪位夫子會講這些,劉劇知道,太子太師和太子太傅都不會講,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講。
“鞭屍?鞭什麼屍?”不是劉暢裝糊塗,他真不知道。
“別管鞭什麼屍,你不知道?”劉劇追問。
“不知道”劉暢肯定的回答。
“那你怎麼知道他心狠、不要臉?”
“就從他寫的這幾個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