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通一向很寶貝自己的兒子,他一聽兒子有了新想法,連忙問道:“珪兒又有什麼好法子了,快給阿爹說道說道。”

“阿爹不是想爭那皇位嗎?孩兒以為,欲奪皇位兵變為上。”

這一刻韓家的地位彷彿發生了倒轉,韓珪才是韓家的主事人,韓通只是個幹活的執行者。

“能兵變當然是兵變最好, 可阿爹現在拿什麼兵變?”韓通撓了撓粗厚的臉皮。

“很簡單,讓朝廷出兵,阿爹當領兵的主將,而後在半道上策動將士兵變即可。”韓珪的口吻很是輕巧,彷彿聊的不是兵變,而是去酒樓點菜吃飯。

韓通苦著臉說道:“珪兒啊,你說得倒是輕巧, 可我從未單獨領軍作戰過,現在朝廷將趙匡胤、李重進以及張永德這三個廝全調到了開封邊上, 不就是為了預防戰事嗎?這真有領軍的機會哪能輪到我頭上?”

要說韓通雖然是個粗人,但他多少也有細的地方,現在的局勢他還是能看明白的。

韓珪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阿爹,你只明白其一,不明白其二,朝廷將這三人調回開封左近,的確是為了預防突發戰事,可阿爹有沒有想過,為何朝廷只是將他們調到節鎮,而不是直接調回開封?如果他們就在開封,那發生戰事時隨時都可出征,哪像現在,朝廷還得派人去節鎮徵召,他們才能入京領兵。”

韓通想了想,回道:“朝廷這是在防著他們。”

韓珪點頭以示肯定:“正是如此, 先帝賓天后, 這幾個在禁軍中根基深厚的武將就沒人壓得住了,可朝廷又需要他們領兵, 所以才有了這麼個折中的法子。”

“可朝廷要用兵不還是得徵召他們嗎?這與我要兵變有什麼關係?這主將的位置怎麼看都落不到我頭上啊?”韓通有些急了。

“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就讓朝廷徵召他們,也讓他們領兵出征。”韓珪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韓通沒繞過來,人暈了:“可你不是說要兵變才能奪得皇位嗎?要是讓他們領兵了,我還如何兵變奪權?”

白白胖胖的韓珪賊賊一笑:“阿爹,兵變的確是奪權的最佳選擇,但不是隻有領兵者才能兵變,守城者一樣也能兵變。”

“啊?這是什麼意思?”韓通徹底暈了。

“這說來有些複雜,阿爹且聽我仔細分析。”韓珪咳了兩聲,將腹中計劃娓娓道來:

“連阿爹這樣的忠厚長者都欲圖兵變,那李重進、趙匡胤這些狼子野心之輩豈能屈居郭宗訓這娃娃之下?他們必然也在謀劃著奪權篡位,這也是朝廷,或者說範質防著他們的地方。

如今京中並無能征善戰之將,朝廷若面臨戰事就勢必要徵召經驗豐富的武將入京領兵,這正是範質將此三者調至開封左近的原因。

戰事若起,這三者之一領兵出城,肯定會在半道上策動兵變,而後殺回開封,洞察如範質必能預見到這一點,即便外有強敵入侵,他也一定會留下足夠的兵馬守衛開封。

阿爹要爭取的,並非這領兵之位,而是這守城之位,他們若是兵變,阿爹就可趁亂拿下開封並執掌朝廷,待到平息這幫狼子野心者的兵變,這天下不就是阿爹的囊中之物嗎?”

常言道,英雄所見略同。

韓珪與李延慶一樣,都看到了發生兵變時守城者所能得到的機會。

他讓父親韓通爭取的,也正是這個守開封城的位置。

現在天下人人都想著兵變,那為何不選擇暫時站在周朝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