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延慶起身拱手:“相公的難處,在下當然知道,但還請相公能在樞密院內為我那伯父美言兩句,往後相公但有所求,我李家定盡力而為。”
“坐下說話吧...這倒不是不行,可你有沒有想過,現在與契丹鄰接的州,幾乎都是節度州,令伯父雖功勳卓著,但仍只是刺史。”
王溥點到為止,明示李延慶這伯父暫時還配不上節度州。
李延慶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坐回椅上後說道:“在下以為可暫領節度留後,此差遣並不看本官官階。”
“節度留後?”王溥先是一愣,而後以玩味的眼神看向李延慶:“莫非,是滄州?”
李延慶正色道:“滄州民貧地瘠,年年遭受契丹侵擾,我那伯父在深州與契丹廝殺七載,視契丹如血仇,此地最是合適。”
王溥笑了笑:“李彥頵都還沒退下來,你就盯上了那裡,未免也太急了。”
“相公,時不我待,不能不急。”李延慶的回答似有深意。
王溥略作思忖,說道:“行,我就幫你這個忙,不過不是看在這些古籍上,而是看在令伯父的勇猛善戰上,為國選將正是我身為宰執的職責。”
“如此,就多謝相公了。”李延慶再度行禮致謝。
王溥提醒道:“還是如往常一樣,人選由吳樞相提出,我只負責附和幾句。”
“這是當然。”
......
第二日,樞密院例行會議上,吳廷祚率先丟擲了滄州節度使的人選問題:
“李彥頵告病歸鄉,滄州節度留後一職須立刻找合適人選替代。”
王溥第一個表示贊同:“吳樞相所言在理,滄州乃邊防重鎮,如今我朝與契丹關係緊張,滄州絕對不容有失。”
魏仁浦的視線在這兩人間掃了一遍,說道:“李彥頵告病,確實應該儘快定下滄州主將的人選,但我以為,此次不能再是節度留後,得是正印的節度使。”
最近這兩個月,吳廷祚與王溥在樞密院內可以說是一同進退。
今日這兩人再度一唱一和,令魏仁浦頓時警覺起來。
“滄州扼守關要,作為主將,重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官階,況且上月已對大部分節度使進行了調鎮,如今再調節度使去滄州有所不妥,我以為當從能征善戰的邊疆武將中擇一善者繼任滄州留後。”吳廷祚也不去看魏仁浦,而是轉頭望向範質,並問道:“範相公以為如何?”
範質咳了兩聲,說道:“滄州乃是邊州,能力比官階重要,當然,若是有老成持重的節度使可供呼叫,那也未嘗不可,吳樞相,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心中想必已有合適人選。”
“晉州李謙溥、瀛洲張藏英、深州李重興,此三人皆常年與契丹交鋒,且在駐地上薄有名望,皆堪任滄州節度留後一職。”
看起來吳廷祚給出了三個人選,但實際上真正適合這一職位的只有李重興一人。
這三人固然都能征善戰,但李謙溥、張藏英的駐地皆為邊疆重鎮,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調動。
唯有李重興一人的駐地是內州,隨時都能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