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我也為竇儀的遭遇感到不公,但...範質這一步未免也邁得太大了。”
收到訊息時,李延慶正翻閱烏衣臺送來的報告,而後就有了如此感慨。
安清念在同一間書房讀書,挺著小孕肚的她抬起頭,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這有什麼不好的?範質此舉完全就在為兵變煽風點火,三郎該感到高興才是。”
雖然軍中的各路高階武將正在為兵變摩拳擦掌, 但並非每個武將的腦袋裡裝著的都是篡權。
各個時代都不缺中立派,此時雖然中立派少了些,但終究還是有的。
而範質貿然起復竇儀的舉動很有可能將這些中立派推向對立面。
李延慶往椅背上一靠:“如今家父不在京中,被此事激怒的武將恐怕都會被韓通這廝給拉攏過去,甚至有可能會立刻激起兵變。”
安清念不屑道:“激起兵變?就韓通在禁軍裡那點可憐的影響力,他豈能策動兵變?”
“我怕的並非自上而下的兵變,而是自下而上的兵變, 士兵是可以裹挾武將的。”李延慶揉了揉眉心, 眼中浮現出一抹憂色。
“自下而上的兵變?就一個竇儀,應該不至於......”話雖如此,安清念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光一個竇儀肯定是不夠的,但誰知道範質接下來還會做些什麼?他都能起復竇儀了,還有什麼做不出來?”
李延慶一連兩問,其實都是在問自己。
按理來說,範質這麼理智的人,所作所為都應該符合理性,合乎規矩。
可偏偏在郭榮剛離世還未下葬的當口,範質幹了件非常不理性的事情出來。
只此一事,就足以推翻李延慶之前對範質的評估。
或許,從此往後,都不能再將範質視為一名絕對理性之人。
面對理性之人,可以猜度其行為,而面對非理性之人, 一切揣摩都是無用的。
竇儀的起復倒還不至於引發自下而上的兵變,畢竟他只是得罪了一部分上層的勳貴武將,並未牽涉到下層士兵的利益。
可這難免會引起恐慌,韓通也可藉此機會在軍中興風作浪、鼓動士兵。
這些還只是其次,李延慶目前最怕的就是範質繼續出昏招。
若是範質接下來的舉動危及到下層士兵的利益,那就足以引發兵變了。
目前來說,李家的篡位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到實現最後一步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這也沒辦法,以古代的通行條件以及組織能力這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了。
在此之前李重進只能乖乖待在駐地,若是韓通趁著這段時間搞事情,那可真就難辦了。
安清念皺著眉思忖一陣,說道:“三郎倒不必過多憂慮,妾身以為,這應該只是一次敲打罷了,範質還不至於失了理智。”
“我考慮過這一可能,你說這是敲打,可這敲打的力度也太過了些......”李延慶搖了搖頭:“不像。”
安清念合上手中書冊:“那三郎以為,範質是否還有後續手段?”
“不好說,我對範質的瞭解終究還是少了些。”李延慶轉頭朝門口喊到:“李石,替我送封信。”
很快,這封信就送進了同處右一廂的馮府。
等到天黑,李延慶與一眾親衛打馬出門,直奔位於右二廂的鳳鳴館。
後頭依然有趙家的眼線追蹤,但李延慶並未在意,趙家可以派人追蹤他,他當然也可以派人追蹤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