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時代變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匡義在吃晚飯的時候心不在焉,雙眼老是往敞開的門口瞟,這讓杜氏略感不滿。
杜氏雖然出身不高,但她治家嚴謹,很有禮法。
俗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然有一個偉大的女人。
杜氏或許就是這個偉大的女人。
丈夫趙弘殷在外拼殺賺取功績和人脈,杜氏就將家裡治理得井井有條,同時也為趙弘殷培養了趙匡胤這麼個優秀的繼承人。
按照杜氏定下的規矩,一家子一起吃飯時是不能走神也不能說話的。
對待食物要認真,同時也決不能浪費,這是杜氏堅持灌輸給孩子們的美德。
瞅見了三子的違規,若是放在從前,杜氏少不得要說教一番。
可今日她卻並未發作。
敏感如杜氏當然也意識到了開封局勢之緊張。
丈夫趙弘殷離世,當家的二子又去了許州(杜氏長子早亡),現在這開封趙府唯一的成年男人就只有三子趙匡義了。
這兩年,趙匡義逐漸參與到了家族事務之中,這個月更是進入了殿前司當差,這些事情杜氏都是知曉的。
可杜氏不知道的是,趙匡義接手的,是最為隱秘的情報工作。
趙家留在開封的斥候軍足有一百餘人,而這一百餘精幹好手都接受趙匡義的指揮。
在吳廷祚重歸樞密院後,趙匡義立刻就將調派了人手調查吳家,以及與吳家密切相關的李家。
那在此之前,為何趙匡義沒有派人追蹤李家與吳家呢?
是因為他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或者說,這兩家壓根就不配他派人調查。
在吳廷祚重返樞密院之前,趙匡義覺得李家與吳家的威脅很小,在奪鼎的道路上,李吳這兩個家族的聯盟顯然不配做趙家的對手。
是,李重進確實是侍衛親軍司名義上的統領,他確實是先帝的血親,他也確實在地方上擁有不少實力強勁的盟友。
但,這又如何?
時代變了。
現在已經不是五六十年前,地方節度使有權反抗朝廷的時候了。
經過五個朝代幾十年不間斷的吸取,中央禁軍這顆小樹苗早已將地方州軍的養分吸取殆盡,成長為了一顆足以遮蔽天地、投下無邊陰影的參天大樹。
現在的開封城內可是有著十二萬以上的精銳禁軍(別看人數不多,這可是全脫產軍隊,可以一年四季不停徵戰,在五代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
禁軍士兵人人披堅執銳,鐵騎部隊甚至將坐騎都武裝到了牙齒,現在更是多了震天雷這樣的無敵殺招。
而地方節度使有什麼?哪怕是邊防任務最重的昭義節度使李筠,其麾下也不過是三個州外加兩萬出頭的邊防部隊。
這些邊防部隊甚至連甲冑都沒有配齊,騎兵以及火器自然也是少得可憐,最先進的震天雷那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至於李重進所在的鄆州,那不過就是個小小的內地節鎮,區區一州五縣的地盤以及三千破爛州軍罷了。
在現如今,要想爭奪皇位,最重要的是要手握禁軍,以及有權調動禁軍的樞密院。
禁軍之中,趙家手握殿前司,雖然趙匡胤此刻身處許州,可他的老部下們牢牢佔據著殿前司上上下下的重要職位,這殿前司可以說就是趙家的禁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