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在馮吉的身旁,還有一名客人。
馮吉笑意盈盈地為王溥介紹:“齊物兄,這位是李家三郎,李延慶。”
王溥看向馮吉身旁的年輕男子,面露詫異:“李家三郎?令尊可是李使相?”
李延慶面帶微笑,拱手行禮:“在下李延慶,早知相公大名,對相公仰慕已久,今日有幸得見,才只盛名之下果無虛士。”
王溥回禮的同時,也對馮吉使了眼色,似是在問:你是怎麼與這李延慶搭上關係的?
馮吉當即會意,說道:“李三郎雖出身武家,卻在國子監進修過,不但滿腹文才,更兼剛正不阿,是竇侍郎都交口稱讚的人才,我與三郎相識不久,今日正與他在府上聊些南方的趣聞,正巧齊物兄上門,我便想著介紹三郎給齊物兄認識。”
透過馮吉提供的情報,以及烏衣臺連續多日的探查,再加上時局的變化,李延慶覺得與王溥正式接觸的時機已到,便透過馮吉上演了一場“偶然”的碰面。
王溥今日是來找馮吉解悶的,見有李延慶在場,心知這悶是不好解了。
而且李延慶的身份太過特殊,在如今的局勢下,想要明哲保身的王溥並不太想與他有過多交集。
可來都來了,總不能乾脆地轉身離去,這豈不是拂了好友馮吉的面子?
於是乎,在馮吉的一番好言下,王溥只能硬著頭皮進了馮府的客廳。
但出乎王溥的意料,李延慶與馮吉似乎是真的在聊所謂南方的趣聞。
而且透過旁聽,王溥這才知道李延慶也參與了淮南戰爭,還在滁州當過一段時間的推官。
不得不說,李延慶的口才當真了得,在滁州經歷的那些往事經過他繪聲繪色的講解,令王溥彷彿身臨其境。
特別是擊破滁州叛民那段,更是令王溥心生嚮往。
王溥的父親王祚是武將出身,曾與後漢高祖劉知遠共事,也曾向兒時的王溥講述過戰場上的種種往事。
曾幾何時,年幼的王溥也曾幻想過自己身披甲冑,在戰場上揮斥方遒的英豪氣概。
可稍長几歲後,王溥在經史方面的天賦就開始顯現,在父親的安排下他放棄了從武的夢想,轉投儒學,他也終於靠著儒學登上了人臣的頂峰。
但戰陣的夢一直藏在王溥心底深處,從未徹底消散。
今日聽了李延慶口中驚險刺激的戰陣,王溥腦海深處的那個夢似乎又浮現了出來。
隨著這個夢一起浮現的,還有對父親王祚的思念。
種種情緒下,王溥心中五味雜陳,他的腦海也有如一團漿糊,渾渾噩噩不知所在。
“齊物兄,齊物兄,你怎麼了?”還是馮吉拍著王溥的肩膀連聲呼喚,方才將他的魂給叫了回來。
王溥的肩膀抖了一下,雙目逐漸清明,他擠出一絲微笑:“沒什麼,聽著李三郎的講述,想起了一些往事。”
馮吉打趣道:“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你是最近太累了,坐在椅子上打盹呢。”
王溥揉了揉眼眶,巧妙地轉換了話題:“對了,方才李三郎說到哪了?”
馮吉不再看王溥,轉頭望向李延慶,對他眨了眨眼:“方才李三郎說到他在滁州得到了一批罕見的南方縣誌,我讓他下次來訪時帶上這批縣誌,我正想見識一番這所謂縣誌是何物。”
“南方縣誌?此事當真?”王溥瞳孔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