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御前會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說契丹是橫亙在周朝北面的猛虎,那蕭家便是這猛虎最粗壯的那條臂膀。
蕭氏屬於契丹的國舅部,與契丹皇室耶律氏世代通婚。
以當今契丹南京留守蕭思溫為例,他的妻子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女,他本人的長女蕭胡輦則嫁給了現任契丹國主耶律璟的親弟弟。
現任契丹國主耶律璟的皇后自然也姓蕭。
可以說,這耶律家與蕭家就是一根藤上的兩個果。
蕭思溫自幼文采出眾,在契丹的行樞密院內任文職多年。
遼太宗耶律德光死在中原後,蕭思溫由文入武,很快升為契丹的南京留守,坐鎮幽都府。(今帝都廣安門一帶)
靠著與耶律家的親密關係,蕭思溫深得契丹國主耶律璟的信任。
此番遼軍南下侵擾,主帥便是這位蕭思溫。
蕭思溫在幽都府大權獨攬,好不快活,他知道自己沒有領兵的才能,壓根就沒想過要南侵周朝。
可南唐的求援信一封接一封,耶律璟也認為周朝糧秣匱乏,是南侵的好時機,便命蕭思溫領兩萬兵馬南下試探周軍。
蕭思溫不敢違命,只能硬著頭皮調兵南下。
......
郭榮收到軍情後不敢怠慢,立刻召開御前會議,商討抵禦遼軍之策。
有資格參加會議的人不多,樞密使王樸、樞密副使吳廷祚、殿前司都指揮使趙匡胤三人而已。
李重進與張永德其實也是夠格的,不過兩人從淮南歸京後就立刻返回了各自的節鎮,此刻並未在開封。
“朕正想收復燕雲,這北蠻還敢自己送上了門來,當真不知好歹。”郭榮的語氣中充斥著強烈的自信,以及對契丹的不屑。
這兩年,周朝兩次對外用兵皆取得了重大勝利,給了郭榮膨脹的底氣。
王樸立刻澆上一盆冷水:“北蠻在幽都府有步騎五萬,此番來勢洶洶,韓令坤那兩萬兵馬恐怕難以抵擋。”
郭榮哼了一聲,憤然道:“那就由朕親率大軍北上,親自會會這耶律德光的女婿!”
契丹入侵,將郭榮心中那條名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饞蟲給勾了出來。
伐蜀?那是啥?
郭榮甚至將早已擬定的伐蜀大計給拋在了腦後。
也不怪郭榮如此激動。
契丹自唐末崛起後,就成了中原王朝的頭號大敵。
前前朝時,後晉的建立者石敬瑭曾向契丹俯首稱臣,自稱兒皇帝,丟盡了中原王朝的臉。
而後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率軍直抵開封,踏著後晉的屍體建立了遼朝,是為遼太宗。
當時的中原百姓深受契丹之苦,無數家庭因契丹騎兵的劫掠而家破人亡。
幸而中原百姓不甘受辱,揭竿而起將契丹逐出中原,耶律德光也突發重病死在了中原。
饒是如此,燕雲十六州還是被契丹奪去,寬闊平坦的河北平原直接暴露在了契丹騎兵的鐵蹄之下。
原本富庶甲天下的河北因此屢遭戰亂,逐漸漸衰。
國仇家恨、喪土之辱,令郭榮如何能不恨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