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李延慶起得比往常要晚一些。

連續五日跋涉,即便是意志堅如鐵的李延慶也有些扛不住。

多睡了個把時辰,待到日上三竿,李延慶才悠悠起床。

偶爾睡個懶覺,有益身心健康。

不論這說法正不正確,精神重新抖擻的李延慶卻是深以為然。

同住一院的六名親衛,只有李石與黃恤起了個大早,並替李延慶買來了早餐。

大城市就是這點方便,什麼都有的買。

吃了頓熟悉的開封早餐,李延慶帶著李石出門。

黃恤那身形太過搶眼,還是讓他留在院裡看家。

李石背上的刀傷已經好了大半,下地走動毫無問題。

李延慶與李石兩人身著普普通通的褐衣,頭戴斗笠,牽著馬,出了小院,穿過狹窄的泥路小巷,來到了以夯土築成的大道上。

一路“走馬觀花”,李石彷彿來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大道兩旁簇新的屋舍拔地而起,兩行迎風楊柳為整座城市增色不少。

來到舊曹門門口,回首看了眼乾淨整潔的曹門大道,李石不禁感慨了一句:“這開封城可真是快叫人認不得了。”

擴建外城前的開封,簡直就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幾十萬人擠在狹小的內城中,由於排洩系統的缺失,導致內城大半街道汙水橫流,若是在下雨天不小心摔上一跤,那必然會沾上滿身黑黃。

如今外城建好後,城市面積數倍提升,內城面臨的壓力也隨之得到緩解。

帶來的結果,便是內城乾淨了不少,而外城由於人口尚未大幅提升,也一樣乾淨整潔。

李延慶的目光則看向了內城,內城的街道兩旁,也種上了隨風飄曳的楊柳。

“王樸這位知府,對城市建設是真上心,聽說這街道兩旁種楊柳的法子,就是他提出的。”

李延慶對王樸當上知府後的種種作為,是非常贊同的。

無論是嚴刑峻法、打擊犯罪,還是規範道路、整頓市容,都使開封這座城市更加配得上汴京的稱謂。

而且據說王樸非常牴觸趙匡胤等新興武將勢力,這就讓李延慶對王樸愈發有好感。

若有機會,李延慶還真想見見這位王樞相。

不過好感歸好感,對王樸府邸的監視卻不可少。

李延慶與李石進入內城,很快就來到了位於左二廂的袁氏牙儈鋪。

這袁氏牙儈鋪,自然就是以前那個董氏牙儈鋪了。

牙儈鋪的店家,便是烏衣臺出身的袁立。

去年,袁立經過多番運作,將歌妓魏三娘賣給了王樸,成功向王府打入了一枚眼線。

留下李石在門口看馬,李延慶步入牙儈鋪,一眼就見到了正在櫃檯後敲著算盤的袁立。

有客上門,袁立卻沒動身,出來接待李延慶的,是名身著青衣的“夥計”。

這夥計生得腰圓膀粗,明顯是從烏衣臺出來的烏衣衛之一,不過在牙儈鋪裡幹了兩載,練就了一身看人說人話看鬼說鬼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