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午後。

洛水南岸,一處簡陋的院落邊上,立著根病懨懨的“酒”字旗。

這是家名為“杏花”的腳店,院內露天擺有三張方桌,此刻已經坐滿了人。

張謙和食指在黑乎乎的木桌上蹭了蹭,只覺油膩至極,毫不掩飾臉上的嫌棄表情:“咱們為何要在這破落腳店用餐?過了河可是遍地正店。”

李延慶正想低頭喝酒,聞言回道:“偶爾換換口味也不錯,這可是能在洛陽存活的腳店,味道定然是不差的,而且咱們這是在人家店裡,你這麼說可有些失禮。”

店家如今正在院旁的兩層小木屋裡準備吃食,應該聽不到院內的談話。

張謙和從袖中掏出手帕擦了擦手指,壓低聲調道:“可是很髒誒,三郎你不嫌棄?”

李延慶正要開口,李石卻走了過來,俯在李延慶耳旁道:“郎君,這酒的味道有些不對頭,像是摻了水,弟兄們有些不樂意了。”

在炎炎夏日裡長途跋涉,同行的親衛們就渴望一碗解暑的涼酒。

可酒一入口,親衛們就察覺到不對勁,味道太淡了。

酒有問題?李延慶低頭,仔細看了眼碗中的淡黃色的酒水:“確實,酒的顏色有些淺了,而且還有不少雜質。”

此時,以穀物為原料的釀造酒是市面上的主流。

根據所用酒麴的顏色不同,成品通常呈黃色、白色以及紅色,稱為黃酒、白酒與紅酒。

這些酒未經蒸餾,度數最高不會超過十八度,通常都在十度左右,百杯不醉都屬正常。

李延慶低頭嚐了一口,感覺和後世的普通啤酒差不多,絕對不會超過七度。

毫無疑問,這黃酒絕對摻了水,官府售賣的黃酒不可能只有這點度數。

此時的官府壟斷了酒麴的生產與銷售,以攫取鉅額利潤。

在人口稀疏的地區,官府通常採用“買撲”的方式獲取酒利。

所謂“買撲”,就是官府將一個地區酒的販賣權進行拍賣,獲拍者從官府手中買來酒麴,自行釀酒販賣,並定期向官府繳納酒稅。

買撲有時間和範圍的限制,通常以三年為期,範圍也會限制在一個縣內。

而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或者城市,譬如開封與洛陽兩京,官府會直接參與酒的釀造,獲得販賣許可的酒店可從官府手中購酒賣給客人。

這些官府釀造的酒,根據酒的度數以及雜質的多寡,被分為二十六個等級,

但哪怕是最低等級的官酒,都比李延慶手中這碗摻水酒好不少。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任何私人釀酒皆屬於犯罪,按照此時律法,凡私人釀酒超過五斗者,以死罪論處。

杏花腳店在洛陽城內,店內的酒自然是從洛陽官府手中購得,官府一般不會在酒中摻水。

李延慶手中這碗摻水酒,要麼是店家的“傑作”,要麼是店家從私人釀酒者手中購得。

放下酒碗,李延慶吩咐李石道:“味道確實不對,你去叫店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