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地獄級難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封往西四百餘里,潺潺洛水北側,坐落著周朝的陪都,西京洛陽。
洛陽城南的一處小土坡上,李延慶翻身下馬,取下牛皮水囊喝了口清水。
天氣太過炎熱,水囊中的水有些發燙。
“這鬼天氣,熱得慌。”李延慶小聲埋怨了一句,將水囊收好,先是看了眼土坡下碧綠的菜畦,再抬頭遙望北面。
高錫下馬來到李延慶身側,唏噓道:“盛唐時,洛陽城橫亙洛水兩岸,共有坊市一百零九,人口近百萬,到如今,洛水南岸已成阡陌,坊市也僅餘四十不到,至於人口,更是十不存一。”
盛唐時,洛陽的坊市與人口,大半都在洛水以南。
到如今,洛水以南盡為農田,洛陽城的人口,都集中到了城北。
張謙和跟著上前,有樣學樣,眯著眼眺望北面,卻只能隱約見到些稀稀落落的矮房,問道:“咱們這是已經入了洛陽?腳邊為何是農田?城牆又去哪了?”
烏衣臺經過兩年的擴充與發展,人手已經基本足夠。
兩個月前,在李延慶的指示下,烏衣臺停止了對新成員的招募。
張謙和“新晉烏衣衛啟蒙老師”的職務也算是走到了盡頭。
李延慶便乾脆讓張謙和隨自己一道赴任洛陽。
不管怎麼說,張謙和受過多年正規儒家教育,當個刀筆吏還是綽綽有餘的。
“城牆?”高錫抬腿,跺了跺腳下夯實的黃土坡,轉頭對張謙和道:“咱們腳下,正是洛陽城的城牆。”
“啊?”張謙和低下頭,不敢置信:“這黃土坡,就是洛陽的城牆?”
“當然。”高錫篤定地點了點頭:“不過這只是羅城的城牆,北上渡過洛水,還有皇城與宮城,這兩道城牆倒是還在。”
唐時的洛陽城,共有三重城牆,最外層的羅城,中間層的皇城,以及最裡邊的宮城。
李延慶收回目光,解釋道:“盛唐時國力雄厚,禦敵於邊疆之外,這羅城城牆不過丈餘高,由黃土夯成,起不到多少禦敵的作用,待到唐末天下大亂,羅城城牆年久失修,風吹雨打去,就成了你我腳下的黃土坡。”
言下之意,如今的洛陽城,有城牆保護的,只有原來朝廷所在的皇城,以及皇城之內的宮城。
皇城之外,普通百姓乃至官員居住的坊市,幾乎沒有城牆保護。
如今,洛陽城西北角的皇城與宮城已基本廢棄,城內的百姓,大多居住在皇城以東的三十幾個坊內。
在赴任洛陽前,李延慶狠補了一番洛陽的歷史,對洛陽的過往以及現狀可謂是信手拈來。
張謙和用鞋底磨了磨腳下硬邦邦的黃土,嘖嘖稱奇。
高錫不再理會他,轉頭問李延慶道:“即將入城,可有定策?”
“定策?這種東西怎麼可能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李延慶搖了搖頭,面色逐漸凝重。
從開封到洛陽這一路上,李延慶一直在與高錫商量如何對付十阿父。
結果毫無疑問,自然是沒商量出個結果來。
李延慶與高錫之所以到現在都拿不出定策,不光是因為十阿父樹大根深、勢力龐大。
更大的阻力,其實是來自朝廷,來自皇帝郭榮與首相範質。
郭榮與範質固然想要遏制十阿父的猖獗,但以他們為代表的朝廷,並不能明著對十阿父出手。
更有甚者,若是洛陽御史臺上折彈劾十阿父,朝廷甚至還要駁回去,而且還要免去彈劾御史的官職。
朝廷的矛盾,在於朝廷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