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事化小(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倒回現在。
經過內侍的一番講解,得知田敏主動認罪,並得到郭榮的豁免後,張湜對彈劾是徹底死心了。
是的,即便郭榮知道田敏是故意倚老賣老,甚至猜到了田敏是因為御史臺即將發起彈劾,而不得不入宮請罪,卻還是得赦免田敏。
或者說,郭榮不得不赦免田敏,以及田敏想要包庇的真正的貪贓枉法者。
郭榮並不相信田敏真有膽子,敢一人貪墨兩萬貫。
就算這兩萬貫真是田敏貪墨的,他在國子監也必然有同黨。
但田敏的“儒學宗師”之名,是郭榮親自賜下的。
田敏在大殿上哭天搶地認罪,郭榮不得不為田敏脫罪,並順著田敏的心意,放過所有參與此次貪墨案的官員。
更何況,田敏已經交出了所有貪墨的贓款,還決定辭職告老,給了郭榮和朝廷可下的臺階,郭榮當然也就順坡下驢了。
“張湜。”郭榮收起玩味的笑容,銳利的雙目依舊緊緊盯著臺階下的張湜。
張湜腦海裡一片混沌,但還是下意識地回道:“臣在。”
“你可知罪?”
郭榮聲若洪鐘的問罪,徹底敲醒了渾渾噩噩的張湜。
張湜全身猛地一顫,猛地抬起頭,急聲回道:“臣知罪!”
郭榮面目威嚴,又問道:“你何罪之有?”
“臣御下不嚴,走漏風聲,讓貪官汙吏得以脫罪。”說著,張湜“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請陛下責罰!”
御史臺地位超然,甚至可以在稟告皇帝之前,就對違法官員展開調查。
在張湜入宮之前,就連郭榮也不知道,御史臺已經秘密對國子監貪墨案展開了調查。
理論上,除了御史臺的官吏之外,本應該無人知曉此事。
可偏偏,就在張湜打算入宮稟報前,田敏卻搶先一步認罪,迫使郭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田敏等貪官汙吏能夠未卜先知;要麼就是田敏等人打探到了御史臺的動向。
總之,田敏等人搶在御史臺行動前,提前做出了應對。
答案不言而喻,只可能是御史臺走漏了風聲。
目光掃過張湜微微發顫的烏紗帽,郭榮淡然道:“朕諒你上任時日短,不打算責罰你。”
張湜心頭一鬆,心懷感激,高聲道:“臣,多謝陛下開恩!”
郭榮輕輕頷首:“不過,朕有一事,要讓你去辦。”
張湜毫不猶豫地回道:“陛下但有吩咐,臣萬死不辭!”
“沒這般嚴重,一件小事罷了。”郭榮輕輕往後一靠:“田敏主動歸還兩萬貫贓款,朕命你與三司使張美一道,徹查國子監歷年賬簿,每一文贓款,都必須收歸國庫。”
郭榮頓了頓,上半身向前一傾,聲調驟然變低:“此事決不可再聲張出去,你,可明白?”
張湜哪還不明白?陛下為了顧全面子,是要將這樁貪墨案悄無聲息地處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