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副將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問道:“不追?為何?”

陳覺瞪了副將一眼,反問道:“周軍俱是騎兵,我軍俱是步軍,兩條腿如何能追得上四條腿?”

“馬匹的氣力是有限的,連日行軍,不可能還抬得動腿......”

副將還欲爭辯,陳覺粗暴地打斷道:“此事莫要再提,本官才是監軍,本官說不追便是不追!”

其實副將的爭辯並非沒有道理。

短途行軍以及衝鋒陷陣,騎兵確實遠強於步兵。

但若是二百里以上的長途行軍,步兵的行軍速度卻會快於騎兵。

論長途行軍的耐力,人類遠比馬這等四腿生物要強。

人類的身體耐操,結實,進化為直立行走天生就是為了長途奔襲。

遠古時期人類狩獵大型食草動物,靠的就是緊追不放,累死四腿的動物。

禁軍中又多是三十歲以下的小夥子,一日疾行百里,吃飽喝足睡上一覺,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

馬匹就不同了,它實在太過嬌貴,走百里路就會累得半死,不得不停下來長時間修整。

朝廷廣修驛站,就是因為馬只能連續不斷奔跑三十里,超過就有死亡的風險。

此時步兵與騎兵同時行軍,步兵走兩天甚至還要停下來等騎兵半天。

這番粗淺道理陳覺並非不明白,但他別有考量。

周軍的統帥是誰?那可是向訓。

向訓從軍二十載,早已打出了自己的名聲,跟隨郭威南征北戰,每戰必捷,去年又作為監軍參與了征討蜀國的戰爭,並從蜀國手中奪取了山前四州。

此等良將統領周軍,陳覺心氣上就矮了一頭。

剛聽聞周軍撤兵時,陳覺的第一反應,那就是有詐。

周軍定然是佯裝後撤,於路途上設伏,誘使自己出兵。

即便是斥候連夜探來揚州實情,陳覺心中依然充滿警惕。

追擊敵軍,若是勝了,那自然皆大歡喜。

但若是敗了,陳覺恐怕就沒法在南唐官場上混下去了。

前次大敗給張永德,陳覺就已經在南唐朝野內外飽受非議。

若非唐主李璟死保,加上宋黨勢大,陳覺這會怕是早就丟掉樞密使的位置,去某個偏遠州當知州養老去了。

若是再敗,即便李璟不在意,陳覺自己都沒臉在江寧府待下去了。

陳覺是個體面人,很愛惜臉皮。

而且陳覺還有更深一層的心思。

那就是決不能再讓朱元有立功的機會。

就算周軍真是倉皇撤退,唐軍追擊之下大獲全勝。

最終獲利最大的會是誰?

會是陳覺自己嗎?會是宋黨嗎?

答案是否定的。

陳覺早已位極人臣,獲勝,對他來說有意義,但並不大,只是能提高些許人望罷了。

宋黨早已佔據南唐朝廷各個高位,多此一勝,意義不大。

周軍若是潰敗,獲利最大的,必然是守在廬州城邊上的朱元,以及朱元背後風雨飄搖的孫黨。

朱元坐擁兩萬精兵,堵在周軍退往壽州的必經之路上。

若是周軍潰退,朱元便可以逸待勞,大規模殲滅周軍。

屆時,朱元背後的孫黨,藉助此次大勝,就有可能起死回生,重返朝廷,再度與宋黨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