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煊赫開封(第1/2頁)
章節報錯
“呼,這都快八月了,太陽還是這般毒辣。”司徒毓騎在馬上,右手不停地扇出微弱的清風,額角依舊汗如雨下。
前方是一眼看不到頭的黃土路,熱浪滾滾,直通開封。
李延慶與司徒毓並轡而行:“越扇越熱,心靜自然涼。”
“你說得確有道理,可一想到即將抵達開封,我實在靜不下來,你應該曉得,我這幾個月在滁州過得有多難受。”
說著,司徒毓奮力直起身,眺望前方,卻只能看到飛揚塵土。
司徒毓哀嘆道:“到底還要多久才能到開封?開封不是新修了羅城麼?理應早就能看見城牆了。”
“快了,別急。”李延慶一夾馬腹,催促胯下白馬加快速度,他也有些期待開封新築的羅城,到底是何等光景。
開封羅城自郭榮起兵南征開始修築,到今年七月完工,滿打滿算只花了八個月不到的時間。
按照規劃,開封羅城周長近四十里,還包含甕城、角樓、水門、護城河等各種各樣的複雜設施。
可在監工韓通的監督下,這般浩大的工程,竟奇蹟般地在短短八個月內竣工。
李延慶一度有些懷疑,這八個月就修築完畢的羅城是不是什麼豆腐渣工程。
越是靠近開封,李延慶心中的好奇心就愈盛。
一行人在李延慶的帶領下,紛紛提速,一路向北進發。
過了約莫一刻鐘,路上行人逐漸密集起來,有挑擔的農夫,有趕車的馬伕,也有懷抱幼子的婦女...絕大部分人都朝北而行。
整支隊伍霎時振奮起來,人人都明白,開封城快到了。
又行了一陣,開封羅城宏偉的城牆終於向眾人展露它的真容。
四丈高的夯土包磚城牆拔地而起,延綿十數里的城牆上旌旗飄展,在正午猛烈的陽光照映下,氣勢無鑄。
司徒毓仰望城牆,不由感慨:“好高...”
身為土生土長的開封人,司徒毓在南下滁州前從未出過開封地界,他曾見過的最高城牆,就是開封內城那兩丈出頭的城牆。
至於滁州城,那可憐一丈高城牆,著實有些寒酸。
“這羅城確實高,而且厚實。”李延慶停下坐騎,抬頭遙望城牆。
李延慶不止注意到了城牆的高大,還注意到了城牆上行駛的馬車。
看起來,這羅城的城牆足夠厚實,質量應該問題不大...李延慶心中驚歎於新城牆的質量與短得驚人的工期,也牢牢記住了監工韓通的名字。
一干宋州出身的親衛,沒見過多少大世面,紛紛駐足,抬頭仰望城牆,連連驚歎。
司徒毓從驚訝中回過神來,高聲道:“這才像是六朝古都該有的氣勢!內城那低矮的城牆實在上不得檯面,不得不說韓通此番幹得漂亮,升官加爵跑不了了。”
開封內城的城牆,是在唐代汴州城牆的基礎上修修補補而來,城牆不過兩丈出頭,外層還沒包磚,屬實有些寒酸。
李延慶直接疑惑:“六朝古都?哪六朝?”
司徒毓扳著手指回道:“夏朝、魏國、後梁、後晉、後漢,再加上咱們大周。”
這六朝古都的名頭很是勉強,後四朝加起來才不過三十六載。
李延慶問道:“夏朝和魏國也能算進去麼?夏朝暫且不論,魏國如何能算作朝代?”
司徒毓聳了聳肩:“你與我爭這也沒用,開封城裡的大儒們都是這麼說的,就連朝廷的詔書上,也以六朝古都來稱呼開封。”
開封,此時又有汴京、東都、大梁等別稱,勉強算得上是六朝古都。
傳聞夏朝時,開封就已承擔過國都重任,史稱老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