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離間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餘下兩萬唐軍則在揚州城西南面的揚子縣今儀徵市紮營,與六合縣本營呈掎角之勢。
也就說,在六合縣這一區域性戰場,今日之前,唐軍以三萬兵馬的壓倒性優勢,與一萬兩千周軍對峙。
如今周軍撤走五千,六合縣僅僅剩下七千守軍,無論怎麼看,都難以抵擋三萬唐軍的進攻。
偏偏陳覺生性多疑,他懷疑這是張永德的計謀:佯裝撤兵五千,誘使唐軍攻城,而後五千兵馬殺個回馬槍,趁唐軍攻城正酣,與六合縣守軍裡應外合,殺退唐軍,再全軍後撤。
此等故露破綻誘敵深入的計謀,經常被各路用兵好手活用於撤兵之際。
譬如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正與司馬懿對峙於天水,恰逢軍糧後繼乏力,諸葛亮不得不撤退。
但全軍貿然撤退很容易遭到敵軍的乘勢掩殺,諸葛亮便先佯裝後撤,吸引魏將張郃來追擊,並命斷後的魏延兩次假裝大敗,誘使張郃深入追擊。
最後諸葛亮在木門道設下伏兵,將追擊過深的張郃圍殺於木門道內,給蜀軍的後撤掃清阻礙,領著蜀軍安然後撤。
陳覺懷疑,張永德使的就是這故露破綻誘敵深入之計。
按照陳覺的推測,張永德得知朝中驚變後,應該會全軍撤退,棄守六合,陳覺便可伺機追殺周軍。
可如今張永德確實是退兵了,卻只退了五千,這就由不得陳覺不起疑。
陳覺原本在滁州境內安插了不少密探,能夠獲取滁州至六合縣沿途的軍情。
可最近滁州突然組建了一支督察隊,將陳覺安插的密探掃了個七七八八。
只有在滁州州衙裡當差的幾名胥吏,還能勉強給陳覺提供些情報,但等這些胥吏的情報到位,至少都是兩天以後的事情了。
陳覺也不清楚,這離開六合縣的五千周軍,到底是真的撤退了,還是佯裝撤退伺機而動。
盯著地圖,陳覺一時拿不定主意:到底該不該趁此良機攻打六合縣?
按照李璟那廝的指示,自己只需牽制住周軍即可,根本無需冒險行事,絕不能再重蹈上次的覆轍......經過一番思想的掙扎,陳覺最終決定按兵不動。
兵馬不能妄動,陳覺卻想出了個別的好法子。
那便是在淮南各地散播李重進即將起兵造反的謠言,再光明正大派人去壽州的周軍大營裡送信,鼓動支援李重進造反。
他郭榮不是要挑起文武之爭麼?李重進定然心生反意,我陳覺就將他們那點心思全都公之於眾。
到時候就算李重進沒反,也能離間他們君臣之間的信任。
要是郭榮再來個臨陣換將,那就好玩咯...陳覺打定主意,嘴角勾起一絲壞笑。
臨陣換將,動搖軍心還在其次,最嚴重的是引發主將的不滿乃至叛亂,從古至今這破事發生過太多次了。
黃昏的最後一抹餘暉消散前,十幾匹快馬衝出唐軍本營,奔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