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禁軍中的關係網(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吳廷祚身為副樞密使,本就有監督武將之責,也有權在各支出徵部隊中安插耳目,呈遞密信合情合理。
揚州,韓令坤,還真如自己所料,照這樣看,其他五個州恐怕也大抵如此...郭榮抬起右手,使勁揉了揉雙眼。
“朕,知道了,可還有別的事?”郭榮的嗓音有些沉悶,心底生出一股濃濃的疲倦。
郭榮這會很想殺幾名擾亂地方的武將,以儆效尤,但理智又告訴他,此刻絕不能輕舉妄動,稍有不慎,恐怕就會引發兵變。
見郭榮心情不快,吳廷祚當即回道:“回陛下,還有一事,吳越國今日發來密函,國主錢俶聲稱已出兵常州,吳越軍目前正與偽唐在常州城外鏖戰。”
“吳越國出兵了?好,好啊。”郭榮鬱悶的心情總算稍有改善,一拍桌道:“你等會問問吳越國的使者,是否有何需求,若吳越缺少兵甲箭駑,我朝可以援助。”
“臣領命。”
樞密院掌管天下糧草兵器,吳廷祚自然有權調配兵甲箭駑。
郭榮抬起頭,望著階下的吳廷祚,問道:“吳卿以為,何人堪任淮南節度使一職?”
淮南節度使駐地揚州,郭榮想派一得力重臣趕赴揚州,安撫揚州百姓之餘,平息可能發生的動亂,並且助韓令坤守住揚州城。
吳廷祚向來能猜透郭榮的心思,不緊不慢地回道:“臣以為,東都留守向訓可堪此任。”
新任淮南節度使必須要在威望上能夠服眾,又要有強大的領兵能力,如此才能壓制住韓令坤等一幫武將,而且還要有優秀的理政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須深得郭榮信賴。
郭榮略作思忖,輕輕頷首:“星民向訓的字麼,不錯,就是他了。”
去年年底向訓領兵大勝蜀國,收復了山前四州,又是先帝的幕府老臣,威望隆重,絕對可以壓制住韓令坤等人,而且他也有過治理地方的功績,可謂是淮南節度使的絕佳人選。
向訓能在郭榮南下後擔任東都留守,自是極得郭榮信賴,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向訓此人從不拉幫結派,也不貪財好色,為人正直,可謂是忠純篤實之臣。
郭榮任命他留守開封,本是為了防備契丹南下。
如今已到夏季,契丹毫無南下跡象,將他調往揚州並不會影響到開封安危。
至於向訓手頭的東都留守一職,讓留守開封的副樞密使王樸兼任即可。
“吳卿舉薦星民為淮南節度使,甚好。”
郭榮當然清楚吳廷祚與李重進的親家關係,本以為他會舉薦與李重進關係匪淺的武將出任淮南節度使。
但見吳廷祚薦人出於公心,郭榮很是滿意,也更加欣賞吳廷祚。
當初吳廷祚能當上副樞密使,少不了李重進從中運作,對此郭榮並不滿意,但礙於親信王樸也進了樞密院,也就不好說什麼。
郭榮雖然是皇帝,但不能為所欲為,他也必須遵照朝堂上的遊戲規則。
但如今郭榮只覺得,讓這吳廷祚擔任副樞密使,還真挺不錯的,至少他辦事從不出岔子,還能擔負好監督武將的職責。
吳廷祚走出大帳,返回自己的營帳,立刻提筆在紙條上寫了幾行字,並派心腹送出。
紙條輾轉經過五處營帳,終於傳到了李重進的手上。
李重進攤開紙條,上面只有兩行字:揚州之事已稟報,陛下有意向訓為淮南節度使。
“很好,事情成了。”李重進將紙條遞到燭火上,頃刻間,紙條就化成了灰燼。
吳觀侍立在旁:“韓令坤經此一事,想必在聖上心中的印象會有所下降,淮南戰事一畢,估計就會被外放。”
“印象下降是必然的,但外放卻不好說。”李重進伸手掃除灰燼:“韓令坤在軍中關係深厚,趙家父子、王審琦、韓重贇、石守信等人皆是他的密友,這夥人同出殿前司鐵騎軍,串通一氣,郭榮若要外放一人,恐怕都會遭到不小的阻力。”
趙匡胤與趙弘殷,這趙家父子兩人在軍中的勢力,基本都是圍繞殿前司下轄的鐵騎軍展開。
趙弘殷本人曾長期擔任鐵騎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當時是他麾下副官,鐵騎軍都虞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