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慶從博雅書鋪返回家中,將一千冊九經儲存妥當,晚飯過後,便去找父親。

李重進正在書房中翻看一張巴蜀的地圖,見三兒子到來,抬起頭道:“坐吧。”

“阿爹,果真如你所料,馮吉確實沒有露面。”李延慶尋了把椅子坐下。

“嗯。”李重進將手中地圖心翼翼地疊好:“那一千冊九經都拿到手了?”

李延慶嘴角泛起笑意:“已經存進庫房了。”

“那便好。”李重進將手中地圖放入一旁的抽屜:“方才宮中內侍傳來了郭榮的旨意,後開始,郭榮將在城南皇莊校射,我決定讓你代表我們李家去參加。”

“是。”李延慶早有準備,一點不慌。

“此次校射關係到你的官階。”李重進細緻地講解道:

“本來,按照我的官職,一年能夠舉薦三人為官,但你今年才剛十六,我若此時舉薦你,恐怕會引起朝中非議,若是你能用高超的射術折服郭榮與眾朝臣,那便是名正言順,甚至還有可能直接獲得差遣。”

李延慶略微思索後問道:“那若真是獲得了差遣,是推掉還是接受?”

在此時,官員有權拒絕朝廷分配的差遣,而且也不會有明面上的懲罰。

不過沒有後臺的官員若是敢如川大妄為,那大機率一輩子也得不到任何差遣了。

但有些差遣危險重重,很容易丟命,譬如出使契丹、北漢等敵國。

一些官員在面對慈危險差遣時,即便丟掉仕途,也會拒絕朝廷的安排。

“推掉。”李重進沒有半點猶豫:“若是郭榮當場給你安排了差遣,你就以尚在國子監讀書為由推辭,而且郭榮給你的差遣,九成會是入宮為殿直,這事有大哥兒一人便夠了,你還是按照計劃,繼續走文官的路子。”

看樣子這書還是要繼續讀,自己這一年是半點時間也不能浪費,必須透過律科考試,李延慶略微沉重地點零頭:“我明白了。”

“這幾日你在家多練練射術,我會親自指導你。”李重進鄭重其事地道:“這次校射意義非凡,你必須給我拿下!”

兩日之後,便是正月初十。

郭榮一早便在一眾殿直的護衛下,沿御街向南出城,蒞臨城南皇莊。

此次校射將持續三日,頭兩日郭榮會檢校禁軍精銳、考察禁軍內低中階武官的騎術和馬術,並對優勝者頒發賞賜和獎勵。

對武官的考校內容包括開弓、步射,以及難度較高的騎射。

最後一日,郭榮才會騰出些功夫來考校京中衙內,並依照表現,給衙內們發放本官和差遣。

衙內們則只需考察步射即可。

對京中衙內們的考校,只是郭榮的次要目標,考察禁軍中堅武官的齊射水平,才是郭榮的頭等大事。

畢竟高階武官數量有限,郭榮心中都有數,但中低層的武官數目繁多,整體水平如何,只能透過這種校射才能有所瞭解。

但對京中的高階武將和衙內們而言,這最後一日才是重中之重,畢竟差遣難得,即便是節度使的兒子,若沒有差遣,那一輩子也只能當到從八品的供奉官。

即便是殿直這樣最沒有前途的差遣,不少衙內們也是甘之如飴。

有總比沒有的好,得到差遣就有升官的機會,沒有差遣,那就一輩子成空。

所以這最後一日的校射,往往激烈異常,也最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