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清氣明。

郭榮身著明黃色的御閱服,蹭亮的明光鎧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並不算威嚴的大餅臉,也在龍紋兜瞿映襯下顯得氣概非凡。

奮力拉開長弓,郭榮注視著前方三十步外的圓形箭靶,額角冒出一串熱汗。

這身明光鎧實在是太厚重了,郭榮本來是想穿美觀又輕便的絹布甲。

明光鎧和絹布甲都是唐朝流行的禮儀性鎧甲,相比厚重又不透氣的明光鎧,輕薄美觀的絹布甲更加貼身和舒適,但卻失了幾分威儀。

在精通禮儀的首相範質勸下,登基剛滿一年的郭榮為了樹立自己威嚴的形象,還是穿上了更顯氣概的亮黃色明光鎧。

因此在這三日裡,郭榮每都需要穿著這身沉重的鎧甲出席校射比試,並且每的第一箭都得由他來射出。

乾脆就射偏好了,郭榮心底驀然冒出偷懶的念頭,拉弓的手就不由鬆了三分。

頭兩日,每的第一箭郭榮都能射中箭靶,第一還射中了靶心。

郭榮雖然離開了軍隊四年,但手頭的射箭功夫卻還沒有盡數丟棄。

即便是登上了皇位,只要一有空閒,郭榮也會在宮中的後苑內拉上幾弓。

但如果此時郭榮射中箭靶,等待他的又將是繁瑣枯燥的群臣慶賀。

按照此時傳統,皇帝若是首射中靶,在場所有臣子,上至三位宰相,下至數百殿直,都需依次為郭榮祝賀。

而這祝賀,從開始到結束,通常會花去半個時辰。

群臣祝賀時,郭榮還需要穿著這身笨重的明光鎧,像根木頭一般立在校場中央。

郭榮已經體驗過兩次,不想再體驗一次。

實話,這種感覺,有那麼點蠢。

“那就射偏。”身旁並無他人,郭榮低聲自言自語著,旋即便鬆開了拉弓的右手。

箭矢毫無意外地脫靶了,甚至離箭靶足有半丈遠。

“陛下的射術很差麼?”李延慶好奇地問身旁的大哥,兩人坐在校場左側的看臺上,場中情形一目瞭然。

前兩日的校射比試李延慶並未觀看,需要他忙碌的事情實在太多:收購地皮、練習射箭、烏衣臺各部門的建設,還要分不少心思在學業上......

而且再有八,國子監也將開學,李延慶將會更加忙碌。

李延慶有時都覺得自己需要思考一下,該怎樣合理地安排時間,才不至於疲於奔命。

在時間這一點上,老對每一個人都是絕對公平的,李延慶即便身家再富有,一也只有十二個時辰。

郭榮繃緊的手鬆開的那一瞬間,精通射術的李延順看得很明白,偏過頭低聲向弟弟解釋:“陛下是故意不中靶的。”

李延慶扭頭望著大哥:“哦,為何?”

“興許是陛下膩了。”李延順回想起前兩日的場景,不由咧嘴笑了笑。

李延慶望著朝北邊高臺走去的郭榮,他步履很是沉重,雖身披金甲,但肩膀卻肉眼可見的有些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