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從義回來了?李延慶驚喜之餘,掰著指頭算了算日子。

自劉從義帶著人馬下南唐後,每隔五六日便會派人將近況彙報給李延慶。

按照烏衣臺傳遞的資訊,五日前劉從義一行剛進入宿州地界,因為歸途是逆流而上,五天的時間應該還不夠抵達開封。

鈴兒已經開啟了書房門,李延慶望向李石:“劉從義現在在哪?”

李石回道:“剛剛進府,一行共三人,已經安排到了客房裡。”

就三個人麼,劉從義大概是脫離了船隊,走陸路先回開封來了,李延慶略一思忖,吩咐道:“快帶我去見他。”

李府一間寬敞整潔的客房中,劉從義剛解下厚重的襖子,坐在圓凳上喝了兩碗熱湯,屋外忽然傳來敲門聲。

“郎君!”劉從義起身開啟門一看,屋外正是李延慶。

“劉一,回來了。”李延慶笑著走到劉從義的面前,仔細地打量著劉從義。

劉從義連忙拱手道:“郎君,在下幸不辱命,目前船隊正在宋城休整,在下便走陸路先來開封彙報近況。”

見劉從義瘦了不少,膚色似乎也更黑了,李延慶心中千言萬語,盡數化為一句:“辛苦你了。”

劉從義咧嘴笑道:“在下本是一將死的病人,還是朝廷通緝的要犯,郎君卻救治了在下,還委以在下重任,此等恩情,猶如再造,在下便是死,也會完成郎君的重託。”

李延慶用力拍了拍劉從義寬厚的肩膀:“先坐下,你這一路有碰到什麼危險嗎?和我聊聊你一路上的見聞。”

“託郎君的福,自進了宿州地界後一路暢通,路上並未碰到任何險情。”

劉從義坐在圓凳上,將一路見聞娓娓道來,一個多月的南唐之行,令從未出過河南的劉從義大開眼界。

“汴河出了宋城後,河道便開始變得狹窄,剛開始在下還有些暈船,整日迷迷糊糊的,後來顛簸的日子長了,在船工的教導幫助下,吃了很多魚蝦和蟹,漸漸地就不覺頭暈了。”

“不過有五個弟兄水土不服十分嚴重,一路都是病懨懨地躺在床上,在下請了幾名郎中到船上給他們看病,可都沒有成效,等回到宋州地界後他們的病情才開始慢慢好轉。”

“江寧城是在下所見過最繁榮的城池,無論是城牆的長度和高度,還是城中的人口,都遠超開封,街上商品的數目多如牛毛,小娘子也比開封城裡的更加漂亮水嫩...恕在下嘴巴笨拙,有些東西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描述。”

“說起來,在下以前從不相信船能夠逆水而行,可這次在下乘坐的木船,僅憑三面薄薄的風帆,就能從江寧城一路逆行至宋城,令在下大漲見識。”

“在江寧城裡,在下見識了許許多多的稀罕玩意,咬一口就會冒出甜水的木棍,四層樓高的大船...還在大街上見過幾個渾身黑漆漆的人,連嘴唇都是黑的,比在下黑多了,聽說是南洋來的商人,看著怪嚇人的。”

在談及自己的糗事時,劉從義黑黃色的老臉也會泛起紅潤;說起手下弟兄遭遇的傷病時,劉從義的眼眸中會流露出擔憂;聊起從未見過的新奇事物時,劉從義甚至會如孩童一般,不自覺地揮動雙臂。

儘管劉從義的用詞很是粗糙,但李延慶完全能體會到劉從義心中的澎湃,李延慶彷彿隨著劉從義一道,從宋城直下江寧,遊覽了一千三百里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