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垂釣(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月,正是釣魚的好時節。
李延慶今日帶了張正等人,來到了屬於自家的一處湖泊垂釣。
兩天前李延慶用中餐時,餐桌上有一條極鮮美的香煎花鰱魚,令李延慶胃口大開。
李延慶找來廚子一問,才知道是城西的黃梨莊送來的,黃梨莊內有一個小湖,湖裡水產豐盛,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會給節度使府送來不少鮮美肥魚。
正好最近事情少,李延慶有了垂釣的興致,前世李延慶就極愛釣魚,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會錯過。
準備了一天,李延慶今日一大早就帶著一隊人馬出了城,還用車載著廚師和炊具,打算來一次豐盛的秋日野餐。
黃梨莊離宋城並不遠,就在宋城西南邊十里不到,僅花了一個時辰不到,李延慶等人就到了湖泊邊。
說是湖泊,也不過是個大點的池塘,湖面面積大約四十畝左右,據黃梨莊的管事介紹,夏天雨季時湖面能有六十畝出頭。
小湖被茂密的銀杏林包裹著,再往外則是金色的粟米田,若是從高空俯瞰,就如同金色海洋中一顆璀璨的藍寶石。
尋了一處背風的湖邊草地,李延慶支起交椅,架起輪杆,屏退了侍衛和僕役,僅留了張正在身邊。
此時的釣具十分發達,已經出現了比較精緻的拋竿,此時又名輪杆。
李延慶手中的這支輪杆以南唐產的紫竹製成,長僅半丈,堅韌又不失彈性。
輪杆的握把處有一車輪狀的集線器,能夠快速收起魚線,也可以借力將魚線拋得極遠,因此得名輪杆。
李延慶剛握上這根輪杆就來了感覺,這輪杆和後世的海竿實在是太像了。
釣魚前李延慶熟練地探出水的深淺,調好浮標的位置,再將早就準備好的餌料撒入水中,以吸引來魚兒。
接著丟擲鉤著蚯蚓的麻繩釣線,李延慶將魚竿架在樹枝做成的支架上,雙手互抱胸前,耐心地等著魚兒上鉤。
在此時,釣魚也是文人墨客們極喜愛的一種娛樂方式。
正所謂“一勾掣動滄浪月,釣出千秋萬古心”,釣魚之樂,不僅在魚,還在於享受等待的過程。
李延慶大馬金刀地坐在交椅上,轉頭望向身邊的張正,張正也拿著根紫竹輪杆,有樣學樣地照著李延慶的方法擺弄著釣線。
看著張正笨拙的樣子,李延慶笑了笑,並未出聲點醒他,想當初帶李延慶釣魚的鄰家大叔,也僅僅是示範了一遍,其餘的都讓李延慶自行領會。
“張叔,最近烏衣臺那邊怎麼樣了。”李延慶轉過頭盯著浮漂,漫不經心地問道,他留張正下來,便是要和他談談烏衣臺的事情。
張正埋頭理著釣線,應聲答道:“烏衣臺一切都很順利,烏衣衛已經擴充至五十八人,目前除了十八名留在府上接受訓練的,其餘都被劉一帶著跑商去了。”
這些天裡,被李延慶派出去招募人手的烏衣衛們陸續歸來,每人帶來了數名原武德司的兵士,再加上節度使府訓練的二十名護衛,烏衣臺的人數急速擴張。
十月初三時,李重進組建的販糧船隊經過宋城,劉從義便帶著三十名烏衣衛以及孫掌櫃隨船隊南下,開始在各地建立辦事處。
這些事情李延慶自然都是知曉的,見烏衣臺日益壯大,李延慶覺得是時候建立一套規範的體系了。
“對於烏衣臺,我打算在烏衣臺中建立六個部門,分別管轄六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