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浦出身低微,曾是樞密院的小吏,但他辦事認真,沒多久就成了樞密院兵房的首席胥吏。

在當樞密院兵房主事的時候,魏仁浦記憶力驚人,對於後漢朝境內一百多個州,所有軍隊的駐地、人數和主將名字,所有糧倉的位置和存量,都能脫口而出。

當時還是樞密使的郭威,見到魏仁浦如此強的業務能力,十分讚賞,將魏仁浦引為心腹。

魏仁浦自此平步青雲,但郭威一直壓著魏仁浦的官位,讓郭榮登基後,再提拔魏仁浦為樞密使。

郭榮登基後照父親的吩咐做了,也給予了魏仁浦足夠的權力。

但李重進的分析指出,魏仁浦不過是郭榮用來壓制幾位宰相,以及懷有二心的節度使的。

郭榮在澶州當節度使時,節度掌書記名為王樸。

李重進認為王樸將在兩三年後取代魏仁浦樞密使的位置,因為王樸還需要時間來熟悉樞密院的工作。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樸既是郭榮幕府元從,又是狀元出身,比起魏仁浦這個連進士出身都沒有的人,各方面條件都好太多了。

所以魏仁浦這個樞密使當不了幾年了,到時候他大權旁落,還如何撈錢?所以趁現在要不擇手段,加快速度賺取足夠錢財。

這也解了李延慶心中最大的疑惑,那就是魏仁浦明明都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樞密使了,多得是方法撈錢,為何行事卻如此急切魯莽呢?

同時,李延慶還了解到,這個時代的大商人,基本都是依附於朝中權貴的。

為何?因為這個時代的過路稅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朝廷的法律上規定,過路稅是兩個點,交易稅是三個點。

但過路稅是每過一個縣就要交一次,這是多麼的可怕,比如走汴河經過宋州,就要經過四個縣,交四次稅。

在有些邊遠地區,朝廷監管力度比較弱的州,節度使為了賺錢,會提高過路稅,甚至能達到五個點以上。

從南唐運糧食到後周境內的河北,如果一路交過路稅,稅費就能超過糧食價格的兩倍。

而李谷和王溥他們的船隊,是一文錢過路稅都不用交的,所以沒後臺的商人,成本是他們的三倍,如何能和他們競爭呢?

若是不依附權貴,則只有像劉從義他們一家那樣,做點經營短途貿易的營生,還能稍微賺點養家餬口的錢。

但後周的人口就這麼多,能賺大錢的商機是有限的,魏仁浦加入高官的行列有些晚,蛋糕已經被瓜分完了。

魏仁浦要想大筆撈錢,就要打破現在固有的格局,那些節度使魏仁浦暫時不敢動,剛剛開罪過郭榮的兩位宰相,就是魏仁浦最好的下手目標。

魏仁浦劫走糧船,就是向李谷和王溥兩人宣佈,現在走汴河販賣糧食的權力歸我了。

本來李谷和王溥都要認命了,畢竟魏仁浦現在權力大,能調動不少地方上的州軍,又是郭榮身邊的紅人,有資格來分一塊大蛋糕。

但現在宋州節度使李重進找上門來,提出要合作,對於李谷和王溥來說,那真是天賜良機,雪中送炭。

雙方一拍即合,但是就事後如何分贓,雙方如何出力,扯了一陣子皮。

所以一直到昨天,李延慶才收到李重進的信,要求李延慶想辦法找出證據,配合宋州府衙的文官們,逮捕竹奉璘。

屆時,開封城中的李谷和王溥,也將發動朝中力量,藉此彈劾魏仁浦,想辦法拉他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