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些時候,大理寺的人就奉旨入宮來徹查孫貴人之死。

一入宮,他們就聲勢浩大地封了修竹林,依李墨白聖旨,整個皇城無人可再踏足這地界半步。

除卻沈辭憂。

她在修竹林裡漫無目的地轉悠著,想要找出些蛛絲馬跡。

可這地方除了竹子以外,地上連一根雜草都沒有。繞了兩圈,沈辭憂就在這片竹林裡迷了路。

也正因如此,反而讓沈辭憂想到了一些線索。

孫貴人說她每年都會趕在年節前做竹葉酒,所以她應該來過修竹林多次,她能摸清竹林的路而不至於迷失。

但如自己一樣的外人闖入修竹林中,若是沒個參照物,很容易就會在林間迷失方向。

想順利走出去都難,更遑論還要在裡面找到人,伺機下手行兇?

因此,孫貴人的死,有很大機率並不是誰知道她去了修竹林才專門尾隨著下手。

有極大的可能,是兇手原本就在修竹林中。

沈辭憂一邊踱步一邊思考著,以孫貴人的脾氣,就算無意中得罪了什麼人,總也不至於招來殺身之禍。

有沒有可能是她撞破了旁人的好事,才引至人滅口?

午後,日光由竹葉交錯間斑斕灑下,沈辭憂遠遠瞧見地上似乎有什麼東西在反著光。

她快步上前將那折射陽光的東西撿了起來。

那是一枚護甲。

外貼鎏金,織紋繁花,是一宮主位的娘娘才能佩戴的款式。

更重要的是,它通體光潔如新,不惹塵埃。

事發前那一晚,江都下了一場不小的秋雨,如果這枚護甲是在之前遺失在此處的,那麼它絕對不會有這麼幹淨。

孫貴人昨天下午在修竹林暴斃,也不會有嬪妃涉足這是非地。

故而沈辭憂幾乎可以確定,這枚護甲就是孫貴人出事當天被人遺落在此地的。

護甲這東西,原是為了保護娘娘們纖長如蔥段的指甲的,所以除了睡覺外,幾乎是無時無刻都戴在手上。

它就好像是現代人佩戴的戒指,日日都戴習慣的東西如果突然摘下來,總是覺得有些不自在。

若遺失護甲那人是無心掉落,掉在這樣顯眼的地方又沒有遮擋,她斷然沒有不撿起來的道理。

如此便只有一個可能,便是這護甲,是人在慌亂之際掉落的。

至此,沈辭憂幾乎已經可以推斷出來,這枚護甲的主人一定和孫貴人的死脫不了干係。

因此,只要秘密調查一下,後宮中一宮主位的娘娘有哪幾個在孫貴人出事的那天不在宮中,又沒有有力的不在場證據,那麼她的嫌疑便最大。

沈辭憂先是將此事報給了大理寺少卿,又同他一併將此事彙報給李墨白。

李墨白讓大理寺的人莫要走漏風聲,私底下秘密調查所有有嫌疑的嬪妃,看誰最有嫌疑。

餘下的事,沈辭憂不方便再出面調查,於是她先一步回了自己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