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歡籌劃華夏出行的時候,國內共享行業又掀起了一股熱潮。

“共享雨傘”在杭城市上線。

“貢獻籃球”上線。

“共享汽車”上線。

“共享衣服”上線。

共享單車的成功,讓共享領域非常的火熱。

不僅僅是創業者的熱情,投資人的熱情也非常的高,對比起目前的國內前三的共享單車的玩家,共享領域已經讓很多人心動。

小黃車,從15年進入市場,到今年爆發估值突破30億美刀,約180億。

小藍車,時間更短,估值100億。

小牛單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估值10億美刀。

這讓無數的投資人瘋狂,更讓無數的創業者瘋狂,似乎這一刻萬物可以恭喜。

杭城市作為國內的電商之都,擁有無數的創業者,率先上線了共享雨傘,然後各種共享事物的出現,讓無數的投資機構希望能夠投出一個新的行業。

婁軍整理了目前所有的共享公司,跟李歡彙報。

“李總,目前共享領域非常的熱門,特別是共享汽車,已經有數十家公司進入。”

“您看,我們是否要接觸一下。”

聽完婁軍的彙報,李歡不知否可,反而問道“你覺得有哪些公司有價值。”

這?

婁軍沒有想到李歡會詢問自己的意見,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這些行業如何不好說,但是非常的熱門。

李歡也是有意培養婁軍,也不說話,靜靜的看著婁軍。

婁軍陷入了沉思,思考著這些公司的價值,但是想了想,發現很多共享似乎不是真的有價值。

比如共享雨傘,使用的頻率非常的低,雖然上面可以印刷廣告,但是顯然不是一個大的行業。

共享籃球,共享衣服之類的一樣,市場太小。

而且不容易控制,這些東西非常需要人的精力去管理,比如籃球你定價高了還不如買一個,定價低了收益不成正比。

衣服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需求量不小,但是都是需要有專業的人去關注,被人穿一次就要洗涮,這就是一個大的數字。

同樣的沒有價值。

共享汽車雖然看似跟歡聚時代最契合,但是又有些客觀的問題,車輛的違章,停放,保養,維護等等,都是問題。

婁軍自然明白,這是李歡的考研,也是對自己的培養,大腦飛速的運轉,雖然想的東西很多,實際上不過幾分鐘的時間。

“李總,我覺得這些所謂的共享是偽需求,並不具備市場。”

婁軍說完,小心翼翼的看著李歡。

李歡心中暗自點頭,證明婁軍的格局還是不錯的,“嗯,既然你覺得沒有什麼價值,那就不要考慮了。”

聽李歡這麼一說,婁軍瞬間感覺壓力很大。

畢竟自己的判斷是否準確他也不確定,萬一錯失了一個大商機,對公司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李總……”

婁軍想要說什麼,但是李歡沒有讓他說下去,“我相信你。”

婁軍這一瞬間,感覺到滿滿的信任感。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李歡待他如國士,他也將對李歡銜草結環。

雖然說,李歡不動心,但是不代表其他的投資機構不動心,幾乎隔三差五就能夠聽到某某公司融資,估值過億。

婁軍自然也能夠收到這些訊息,一時間有些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