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諸路諸侯皆至後,那楚懷王項英,方才一臉笑意地看著公孫平道:“孤王身負盟主之責,每思及此,總感肩上擔子沉重非常,常夜不能寐,今日孤起身巡視於營地左右,卻不想,卻正為孤抓得一秦軍奸細,此本是小事爾,孤本當直接處置了,也懶得去打擾諸位,只是,幸得孤之大臣屈原,識破這奸細之所藏,搜得書信一封,此卻是大喜也。”

說罷,示意那一直站於其後的大臣屈原承上了那一封書信,轉手交給了邊上的齊恆公管符。

按李斯之授意,白起所寫的這三封信,其中內容皆是一樣的,都是說將於後日子時大開關門以迎趙軍入汜水關之策。

此時,兩封信落到了趙王公孫平手裡,而另一封信,確是有意的被落到了項英手上,此刻,項英乃帳下諸路諸侯們,在看完信之餘,皆是以目而視趙王公孫平,等待著他給諸人一個解釋。

“諸公勿疑,此信,我家大王亦是剛收到,其中細節,亦尚不清楚矣。”居於公孫平身後的肥儀站了出來為公孫平辯解道。

“如此,趙王以為,此事可信否?”邊上,有人問公孫平道。

這確是讓公孫平為難住了,你要讓公孫平說可信吧,他也只是剛接到信,啥情況也不瞭解,你若是說不可信吧,可是這信確是直接到他手上來的,而且是這信上是指名道信的要趙武靈王公孫平親啟,裡邊的字跡據有心人驗證,也確實是那秦將白起的親筆信,這又讓他們一下子不能釋懷了。

“我家大王以為,此事雖不能全信,但亦不可不信之,此當為攻破汜水雄關之一條捷徑也,當勉力一試之。”肥儀不說全信,亦不說不信,卻只是照著目前的情況,而說出了一箇中庸之策來。

正如這肥儀所說的這般,如今,那秦軍仗著汜水關雄厚,以精兵而死守住,就是不出關來打,這讓眾諸侯國聯軍們感覺就像是在咬一隻有著鐵殼的烏龜一般,那是完全無處可下口啊。

而如今既然有這般一個機會,正如這肥儀所說的,不管成不成,可信與否,他們都當勉力一試之。

諸人思之,亦是沒有什麼好的對策來,也就同意了這事,只是這攻入汜水關內,諸人商議著當出十萬兵以攻之,其中宋,周,成三個小國,當各出五千人馬,而那燕國,因著前頭折了一陣,也同意他只出五千兵馬,剩下的兵馬,就由趙,齊,楚,魯等諸侯國平攤之,以湊齊十萬之數,養精蓄銳於左右,整戈待旦,只待那白起大開了汜水關關門後,就殺奔進去,奪了這汜水關來。

~~~~~~~~~~~~~~~~~~~~~~~~~~~~~~~~~~~~~~~~~~~~!

二日後,子夜,天色陰晦而不見半點星光,關城之外,此刻,卻是早早就有那十萬聯盟大軍靜靜地埋伏於此,隨著子夜的臨近,有那負責探哨的兵卒,猛不丁間卻正見得那汜水著城頭上,突然亮起一束火把來。

看著那火把於空中來回搖晃了三五圈後,便息滅了,如此過得一會,又再一次點亮了來搖晃了三五圈。

如此反覆三次之後,那哨探大喜而回向著居於前的寧猛回報道:“汜水關上果已有回應,暗號以出,只等大開關門矣。”

果不其然,不出一時三刻,隨著聲響處,那沉重的汜水關關門在機括的帶動之下,被緩緩地打了開來。

“諸將士聽令,我等建功立業,就在此時,諸將士且隨某入關矣。”發一聲喊,那寧猛卻是當先第一個奔入了關內。

其身後諸多將士見得寧猛這般猛將一馬當先而入,皆是士氣大振而起,亦是轟然而跟隨著大流,往那汜水關內衝去。

然而,等待他們的,並不是白起那諂媚的笑容,更不是那投降的秦軍,而是一堵高高的城牆。

這城牆雖沒有外面的關城那麼高,但亦是足足高達六丈。

此刻,猛聽得這高牆之上有人發一聲大喊,高呼著“殺賊。。。”

卻見得那高牆之上,原本漆黑一片裡,確是突然之間而亮起無數火把。

人影重重間,數不清的秦軍將士,數不清的利箭,在那火光的照耀之下,正飛射而下。

內城之下,後路的眾諸侯盟軍正不斷的湧入,而前面的盟軍卻是在受著無數箭矢的侵襲而喪身。

他們不得前近,更不得後退,又無法反擊,此刻的他們早已經是亂成了一團糟矣。

十萬精銳,將毀之一旦矣。